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全世界矚目的「TGA遊戲大獎2024」入圍作品名單公開!「黑神話:悟空」「艾爾登法環 黃金樹幽影」以及「兔田佩克拉」等,焦點滿滿!

Saiga NAK

更新於 11月20日07:12 • 發布於 11月20日07:12 • Saiga NAK

2024年11月19日(二),世界最大規模的遊戲大獎「The Game Award 2024」公布了各個領域的入圍作品名單。「The Game Awards」將於2024年12月12日(四)於洛杉磯孔雀劇院進行直播,屆時將決定今年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備受矚目。

「The Game Award」是?

「The Game Award」是一項會在前一年12月~當年11月期間發售的遊戲中,選出「年度遊戲/Game of the Year」(GOTY)大獎的活動。獎項採取「遊戲業界專業人士」以及「一般玩家」的混合投票制選出,在12月11日前都可以到官方網站為自己喜愛的遊戲投票!

能讓玩家們的意見也反映在大獎結果中,這一點讓人覺得有趣又精彩呢!
此外,今年正值「The Game Award」的10周年,因此也公開了特別的影片。

入圍作品名單

總共有29個不同的獎項,其中也有許多日本企業推出的作品以及話題作進入入圍名單。以下為詳細入圍名單。

Game of the Year

跨越創造性與技術領域,帶來最佳體驗的遊戲。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SIE)
  • 「Balatro」(LocalThunk/Playstack)
  • 「黑神話:悟空」(Game Science)
  • 「艾爾登法環 黃金樹幽影」(FromSoftware/Bandai Namco)
  •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Square Enix)
  • 「暗喻幻想」(Studio Zero/Atlus/Sega)

Best Game Direction

評價遊戲在方向性與設計上展現的新視角與創新的靈活想法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SIE)
  • 「Balatro」(LocalThunk/Playstack)
  • 「黑神話:悟空」(Game Science)
  • 「艾爾登法環 黃金樹幽影」(FromSoftware/Bandai Namco)
  •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Square Enix)
  • 「暗喻幻想」(Studio Zero/Atlus/Sega)

Best Narrative

優秀的劇情設計及故事發展

  •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Square Enix)
  • 「人中之龍 8」(Ryu Ga Gotoku Studio/Sega)
  • 「暗喻幻想」(Studio Zero/Atlus/Sega)
  • 「地獄之刃 2:賽奴雅的傳奇」(Ninja Theory/Xbox Game Studios)
  • 「沉默之丘2 重製版」(Bloober Team/Konami)

Best Art Direction

在藝術設計與動畫方面展現卓越的創造力和(或)技術成就

  • 「宇宙機器人」(eam Asobi/SIE)
  • 「黑神話:悟空」(Game Science)
  • 「艾爾登法環 黃金樹幽影」(FromSoftware/Bandai Namco)
  • 「暗喻幻想」(Studio Zero/Atlus/Sega)
  • 「Neva」(Nomada Studio/Devolver)

Best Score and Music

在配樂、原創音樂以及授權原聲帶等方面表現出色的音樂作品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SIE)
  •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Square Enix)
  • 「暗喻幻想」(Studio Zero/Atlus/Sega)
  • 「沉默之丘2 重製版」(Bloober Team/Konami)
  • 「劍星」(Shift Up/SIE)

Best Audio Design

最棒的遊戲內音效及音響設計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SIE)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Treyarch/Raven/ Activision/Xbox)
  •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Square Enix)
  • 「地獄之刃 2:賽奴雅的傳奇」(Ninja Theory/Xbox Game Studios)
  • 「沉默之丘2 重製版」(Bloober Team/Konami)

Best Performance

負責旁白、動作捕捉和表演捕捉的個人

  • Briana White(「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 Hannah Telle(「奇妙人生:雙重曝光」)
  • Humberly González(「星際大戰:亡命之徒」)
  • Luke Roberts(「沉默之丘2 重製版」)
  • Melina Juergens(「地獄之刃 2:賽奴雅的傳奇」)

Innovation in Accessibility

通過新增功能、技術或內容來推動媒體發展,使遊戲能夠吸引更廣泛用戶群體,並讓用戶享受遊戲的軟體或硬體內容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Treyarch/Raven/ Activision/Xbox)
  • 「暗黑破壞神 4:憎恨之軀」(Blizzard/Xbox)
  • 「闇龍紀元:紗障守護者」(BioWare/EA)
  • 「波斯王子:失落王冠」(Ubisoft Montpellier/Ubisoft)
  • 「星際大戰:亡命之徒」(Massive Entertainment/Ubisoft)

Games for Impact

帶有社會貢獻的意義及訊息,能夠引發思考的遊戲

  • 「Closer the Distance」(Osmotic Studios/Skybound Games)
  • 「Indika」(Odd Meter/11 Bit Studios)
  • 「Neva」(Nomada Studio/Devolver)
  • 「奇妙人生:雙重曝光」(Deck Nine/Square Enix)
  • 「地獄之刃 2:賽奴雅的傳奇」(Ninja Theory/Xbox Game Studios)
  • 「ザァオ:ケンゼラの物語」(Surgent Studios/EA)

Best Ongoing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並提升玩家體驗的持續內容優秀開發

  • 「天命 2:最終形態」(Bungie/SIE)
  • 「暗黑破壞神 4:憎恨之軀」(Blizzard/Xbox)
  • 「Final Fantasy XIV」(Square Enix)
  • 「要塞英雄」(Epic Games)
  • 「絕地戰兵 2」(Arrowhead Game Studios/SIE)

Best Community Support

擁有優秀社群支持、透明度和回應性的遊戲,包括社交媒體活動、遊戲更新及補丁等等

  • 「柏德之門 3」(Larian)
  • 「Final Fantasy XIV」(Square Enix)
  • 「要塞英雄」(Epic Games)
  • 「絕地戰兵 2」(Arrowhead Game Studios/SIE)
  • 「無人深空」(Hello Games)

Best Independent Game

在傳統出版系統之外製作的遊戲,其中展現卓越創造力和技術成就者

  • 「Animal Well」(Shared Memory/Bigmode)
  • 「Balatro」(LocalThunk/Playstack)
  • 「羅蕾萊和雷射眼」(Simogo/Annapurna Interactive)
  • 「Neva」(Nomada Studio/Devolver)
  • 「UFO 50」(Mossmouth)

Best Debut Indie Game

新的獨立工作室製作的出道新作

  • 「Animal Well」(Shared Memory/Bigmode)
  • 「Balatro」(LocalThunk/Playstack)
  • 「莊園領主」(Slavic Magic/Hooded Horse)
  • 「Pacific Drive」(Ironwood Studios/Kepler Interactive)
  • 「勇敢小騎士」(All Possible Futures/Devolver)

Best Mobile Game

可在行動裝置上遊玩的遊戲

  • 「AFK Journey」(FARLIGHT/Lilith Games)
  • 「Balatro」(LocalThunk/Playstack)
  • 「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Pocket」(Creatures Inc/TPCI)
  • 「鳴潮」(Kuro Games)
  • 「絕區零」(Hoyoverse)

Best VR / AR

無關發行平台,可以使用VR或是AR進行遊玩的遊戲

  • 「Arizona Sunshine Remake」(Vertigo Games)
  • 「Asgard’s Wrath 2」(Sanzaru Games/Oculus Studios)
  • 「蝙蝠俠:阿卡漢之影」(Camouflaj/Oculus Studios)
  • 「地獄重金屬 VR」(Lab 42/The Outsiders/Funcom)
  • 「戰慄深隧 覺醒」(Vertigo Games)

Best Action Game

以戰鬥為主題的動作遊戲

  • 「黑神話:悟空」(Game Science)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Treyarch/Raven/ Activision/Xbox)
  • 「絕地戰兵 2」(Arrowhead Game Studios/SIE)
  • 「劍星」(Shift Up/SIE)
  • 「戰鎚 40K:星際戰士 2」(Saber Interactive/Focus Entertainment)

Best Action / Adventure

將戰鬥與移動、解謎元素相結合的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SIE)
  • 「波斯王子:失落王冠」(Ubisoft Montpellier/Ubisoft)
  • 「沉默之丘2 重製版」(Bloober Team/Konami)
  • 「星際大戰:亡命之徒」(Massive Entertainment/Ubisoft)
  • 「薩爾達傳說 智慧的再現」(Grezzo/Nintendo)

Best RPG

包含多人遊戲體驗、擁有豐富角色自定義要素與進度設計的遊戲

  • 「龍族教義 2」(Capcom)
  • 「艾爾登法環 黃金樹幽影」(FromSoftware/Bandai Namco)
  •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Square Enix)
  • 「人中之龍 8」(Ryu Ga Gotoku Studio/Sega)
  • 「暗喻幻想」(Studio Zero/Atlus/Sega)

Best Fighting

主要以對戰戰鬥為中心設計的遊戲

  • 「七龍珠電光炸裂!ZERO」(Spike Chunsoft/Bandai Namco)
  • 「碧藍幻想 Versus -RISING-」(Arc System Works/Cygames)
  • 「Marvel vs. Capcom 格鬥合集:大型電玩經典」(Capcom)
  • 「多元宇宙大亂鬥」(Player First Games/WB Games)
  • 「鐵拳8」(Bandai Namco)

Best Family

無論類型及發行平台,最適合家庭一同遊玩的遊戲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SIE)
  • 「碧姬公主表演時刻!」(Good-Feel/Nintendo)
  • 「超級瑪利歐派對 空前盛會」(Nintendo Cube/Nintendo)
  • 「薩爾達傳說 智慧的再現」(Grezzo/Nintendo)
  • 「勇敢小騎士」(All Possible Futures/Devolver)

Best Sim / Strategy

無論發行平台為何,以即時或回合制的模擬與戰略遊戲玩法為重點的遊戲

  • 「神話世紀:重述」(World’s Edge/Forgotten Empires/Xbox Game Studios)
  • 「冰封龐克 2」(11 Bit Studios)
  • 「國津神:女神之道」(Capcom)
  • 「莊園領主」(Slavic Magic/Hooded Horse)
  • 「聖獸之王」(Vanillaware/Sega/Atlus)

Best Sports / Racing

傳統或是非傳統的運動競技遊戲

  • 「F1 方程式賽車 24」(Codemasters/EA Sports)
  • 「EA Sports FC 25」(EA Vancouver/EA Romania/EA Sports)
  • 「NBA 2K25」(Visual Concepts/2K)
  • 「職業網球大聯盟 2K25」(Hangar 13/2K)
  • 「WWE 2K24」(Visual Concepts/2K)

Best Multiplayer

包含合作遊玩和大規模多人遊戲的優秀線上多人遊戲玩法與設計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Treyarch/Raven/ Activision/Xbox)
  • 「絕地戰兵 2」(Arrowhead Game Studios/SIE)
  • 「超級瑪利歐派對 空前盛會」(Nintendo Cube/Nintendo)
  • 「鐵拳8」(Bandai Namco)
  • 「戰鎚 40K:星際戰士 2」(Saber Interactive/Focus Entertainment)

Best Adaptation

將遊戲忠實且真實地改編為其他娛樂媒體的優秀創作作品

  • 「奧術 英雄聯盟」(Riot/Fortiche/Netflix)
  • 「異塵餘生 真人影集」(Bethesda/Kilter Films/Amazon MGM Studios)
  • 「Knuckles 音速小子外傳動畫影集」(Sega/Paramount)
  • 「人中之龍 真人影集」(Sega/Amazon MGM Studios)
  • 「古墓奇兵:蘿拉·卡芙特傳奇 動畫影集」(Crystal Dynamics/Legendary/Netflix)

Most Anticipated Game

實證展示了推動遊戲媒體發展潛力的已發佈遊戲

  • 「死亡擱淺 2」(Kojima Productions/SIE)
  • 「羊蹄戰鬼」(Sucker Punch Productions/SIE)
  • 「俠盜獵車手 6」(Rockstar Games)
  • 「密特羅德究極 4:穿越未知」(Retro Studios/Nintendo)
  • 「魔物獵人荒野」(Capcom)

Content Creator of the Year

在2024年為社群帶來重大正面影響的實況主或是內容創作者

  • 「CaseOh」
  • 「IlloJuan」
  • 「Techo Gamerz」
  • 「TypicalGamer」
  • 「兔田佩克拉」

Best Esports Game

無論類型或是發行平台,提供包含比賽、社群支持、內容更新等,讓玩家享有全面性電競體驗的遊戲

  • 「絕對武力 2」(Valve)
  • 「DOTA 2」(Valve)
  • 「英雄聯盟」(Riot Games)
  • 「無盡對決」(Moonton)
  • 「特戰英豪t」(Riot Games)

Best Esports Athlete

無論哪款遊戲,被認為在2024年展現出最佳的表現及行動的電競運動員

  • 「33」(Neta Shapira)
  • 「Aleksib」(Aleksi Virolainen)
  • 「Chovy」(Jeong Ji-hoon)
  • 「Faker」(Lee Sang-hyeok)
  • 「ZyWoO」(Mathieu Herbaut)
  • 「ZmjjKk」(Zheng Yongkang)

Best Esports Team

被認為在2024年展現出最佳的表現及行動的特定電競隊伍(並不代表組織全體)

  • 「Bilibili Gaming」(「英雄聯盟」)
  • 「Gen.G」(「英雄聯盟」)
  • 「NAVI」(「絕對武力))
  • 「T1」(「英雄聯盟」)
  • 「Team Liquid」(「DOTA 2」)

到2024年12月11日(三)指都可以進行投票,玩家們趕緊為自己喜愛的入圍作品投票吧!
詳細資訊請至「The Game Award」官方網站進行確認。

© 2024, The Game Awards

✅銀髮族職業電競隊「MATAGI SNIPERS」與電競品牌「SteelSeries」締結合作夥伴!
✅戰術型射擊遊戲《特戰英豪》推出最新地圖「深窟幽境」,高低差帶來戰術挑戰與墜落風險
✅TGS虛擬會場「東京電玩展 VR 2023」官網開幕!主視覺圖釋出
✅日語到繁體中文的翻譯者招聘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