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觀察+溝通 助智障人士復健事半功倍

明報

更新於 01月28日17:37 • 發布於 01月28日20:30 • 人生下半場
智障人士或有行為和情緒問題,治療師需要動用較多時間溝通以取得信任。(相片經模糊化處理,作者提供)
智障人士或有行為和情緒問題,治療師需要動用較多時間溝通以取得信任。(相片經模糊化處理,作者提供)

【明報專訊】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哪一類人士最需要接受長期復健?

大家可能會答:長者。根據香港統計處2022年報告,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高達152萬,佔整體人口20.9%,香港亦是全世界人口最長壽的地區。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引致衰老或慢性疾病的風險愈來愈大,長期復健實在是長者照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過,還有一群需要長期接受復健的人士卻不被留意,那就是智障人士。根據2020年全港統計調查,全港智障人士總數約7.7萬至9萬人,佔總人口1%至1.2%。而住在智障人士宿舍的舍友有老齡化趨勢,輪候入住安老院舍的時間愈來愈長。無論在人手或技巧上,照顧老齡化智障人士的工作更覺艱巨。

照顧者可能遇過以下情况:

‧協助智障人士轉移時,過往他非常合作,但最近幾次卻大吵大鬧,照顧者歸咎他懶惰及鬧情緒,是真的嗎?

‧在詢問智障人士是否沒有痛楚時,他笑着臉並點頭回應,我們真的可以斷定他沒有痛?

照顧者必須明白,智障人士由於先天或出生時的疾患,引致智力或體能缺陷,他們約40歲便開始衰老。但申請入住安老院舍的年齡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復健服務往往只能尋求一般醫院或私家診所幫忙。由於他們性格及行為特殊,照顧者往往只能望門興嘆;而作為治療師,替他們評估或治療時,比一般人士甚至長者更具挑戰!

由於智障人士可能有行為和情緒問題,治療師需要動用較多時間溝通以取得信任。單靠說話未必可行,往往需要施展渾身解數,甚至要家長或監護人協助;加上智障人士在言語及認知上的缺陷,不能清晰表達自己,令評估及治療容易偏差。而坊間很多測試都是為一般人士而設,當套用在智障人士身上時,未必完全適用。而智障人士在接受評估時,可能因不明白或鬧情緒,往往未能完成測試,無法真正找出復健的需要。

簡單說話 善用表情及肢體語言

治療方面,很多治療方案需要病者感覺及認知正常。若智障人士在這方面能力不足,會限制治療選擇。另一方面,智障人士有限回應亦難以弄清治療效果,窒礙復健進度。

看到這裏,是否感覺愛莫能助?那又未必!透過時間、觀察及溝通,有助掌握與智障人士評估及復健的技巧。

初接觸智障人士時,不急於評估或治療,先就他們的興趣及談話內容彼此互動一下,待他們確定你的存在及願意交談時,才進入評估環節。如果照顧者同時參與,更能加快熟稔的節奏。

評估毋須一次過完成,因為智障人士集中力及理解能力有限,採取持續、個別化評估較佳。評估可以因應他們當刻狀態調節,透過簡單易明的說話,善用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表達,亦可利用圖片、輔助工具甚至示範,有助與他們溝通。居於宿舍的智障人士,可觀察他們日常起居生活評估他們活動能力,進而規劃合適復健方案。透過觸摸患處,加上細心觀察,留心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亦有助驗證治療或復健成效。

文:薛偉文(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高級物理治療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