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何立峰:與耶倫會面是要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4月06日04:50 • 發布於 04月05日04:56

正訪華的美國財長耶倫,下午在廣州與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副總理何立峰會晤。何立峰表示,去年7月與11月,他與耶倫先後在北京及三藩市,舉行了深度、坦誠及務實的交流,達成了加強溝通、防範脫鉤、應對共同挑戰三項重要共識。今次會面,主要任務是要落實兩國元首會晤和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進一步深入討論中美以及全球經濟金融領域的重要問題,並就中美經濟關係中的一些重點關切做出妥善的回應,希望雙方在三藩市會談的基礎上,取得新的互利共贏的成果,為兩國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耶倫表示,過去幾個月,中美建立的經濟和金融工作組持續會晤,並已在一些重要及困難的議題上取得進展。這些對話,正與他與何立峰之間的對話,是坦誠及有實質性。

耶倫關注中國產能過剩促提供公平環境

耶倫上午與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會晤;她表示,此行會聚焦透過健康的經濟關係,達至共同利益,呼籲中方為美國工人和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又強調在雙方有分歧的領域上,維持開放和直接的溝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當中包括產能過剩。她指美國和其他國家都關注,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影響可能會外溢至全球。

耶倫:中國不能靠出口實現快速增長 需減少過剩產能

耶倫又出席中國美國商會活動並發表講話,表示她和總統拜登都堅決反對與中國「脫鉤」,指出中美之間實行完全的經濟分離,即不現實,也不可取。

耶倫指中國太大,不能試圖通過出口來實現快速增長,減少過剩的工業產能,避免對其他經濟體造成壓力,將使中國受益。她理解中國政府對製造業的直接和間接支持,與國內發展目標有關,但就導致生產能力大大超出中國國內需求,以及全球市場的承受能力。

耶倫說,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過去一直是個問題,最近進一步加劇,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等新領域出現新的風險,削弱美國、墨西哥和印度相關業務和工人的競爭力。

她認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以及更廣泛考慮市場化改革,符合中國的利益。

她說,中國過去幾十年推行的市場化改革,促進了經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貧困,繼續推動相關改革,將使中國得益。她又說,會提出美國和國際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惡化的憂慮,包括受到不公平待遇。

耶倫明日下午將轉到北京,與國務院總理李強、財長藍佛安及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等會晤。

耶倫下午與何立峰會面
耶倫下午與何立峰會面
耶倫上午與王偉中會晤
耶倫上午與王偉中會晤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