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閘蟹
大閘蟹又名中華絨螯蟹,屬於淡水蟹,味道甘鹹,以膏質甘香、肉味鮮美爽甜而得大眾愛戴。一般9-12月最為當造,蟹重約介於3兩至5兩之間。 大閘蟹一般寄居於長江近上海水域,而陽澄湖的大閘蟹最為著名。現在市面上一般大閘蟹來自太湖,有的甚至來自北海道同屬但不同種的日本絨螯蟹。要辨識大閘蟹,最容易的方法是觀察蟹鉗上有沒有密集的黑色絨毛。
伸延閱讀:【隔夜大閘蟹】河南男子進食隔夜大閘蟹後患腦膜炎!有研究發現大閘蟹死後2小時細菌量激增22%
大閘蟹「公乸」之別
大閘蟹烹煮方法萬千,而要嘗到濃郁的蟹膏和鮮甜的蟹肉,最簡單的方式是清蒸。另外,分辨大閘蟹的「公乸」也是味道的關鍵之一。
母蟹腹部呈圓形,卵巢與消化腺是所謂的蟹黃。秋天是母蟹正準備交配繁殖同時預備過冬的時節,所以這時蟹黃十分豐富。煮熟的蟹黃,會由黃轉為較深的橙色。
公蟹腹部呈三角形。其蟹膏色澤為白色,是公蟹的脂肪。公蟹的蟹膏越多代表越健壯。雖然公蟹的蟹黃份量不如母蟹,但是煮熟後呈半透明狀的熟跟蟹黃一樣吃起來同樣美味。
伸延閱讀:【大閘蟹2022】減肥高膽固醇都食得大閘蟹?一次最多食幾多隻?營養師教你健康進食大閘蟹
小心膽固醇超標!切勿過量進食大閘蟹
大閘蟹含有多種豐富營養,包括維他命A、B1、B2、碳水化合物、磷、鈣,以及豐富蛋白質。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營養資料指,每100克的蟹肉含量跟蛋白的蛋白質含量相若,有11.6克。而其脂肪含量甚至比火雞肉還要低,只有62千卡熱量、和1.2克脂肪。可見大閘蟹不但美味,營養價值更甚高。
但無論再好的食物,一旦進食過量便得不償失。根據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建議,膽固醇的攝入量越少越好。一隻約五両重的大閘蟹約有260毫克膽固醇,而飽和和反式脂肪會令人體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從而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整體來說,食大閘蟹還是要適可而止方。
伸延閱讀:【識食一定係咁食】秋風起少不了食大閘蟹!食安中心教你安心食用大閘蟹「三不」法門
精明挑選大閘蟹
大閘蟹以品嘗蟹黃蟹膏為主軸,挑選健康活蟹更是食安關鍵。市面上,有不良商人會餵飼過量獸藥(例如抗生素)及人造激素,促進大閘蟹生長,亦有商家會在受污染水域養殖大閘蟹。要避免買到含過量化學物或受污染的大閘蟹,你應該向可靠及持有動物衛生證書的供應商購買。另外,想買到肥美鮮甜的大閘蟹應記住「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口訣。
- 青背:蟹背應呈青瓷色且平滑並帶有光澤且
- 白肚:蟹肚應無雜色斑點,純淨潔白為佳。
- 金爪:蟹爪應結實有力,略帶黃色更好。
- 黃毛:蟹腳應佈有黃毛鬚。
另外選購大閘蟹時亦應留意它是否「死蟹」。大閘蟹一般會以草繩綑綁,並冷藏運送。過程中,大閘蟹有可能因過低溫而停止活動。要分辨大閘蟹是否活著,建議可以先利用清水稍微沖洗蟹殼令他回溫。假若大閘蟹開始恢復活力,可以嘗試輕敲蟹眼旁的蟹殼測試。一般健康的活蟹會受到驚嚇眼睛會縮回。
伸延閱讀:【大閘蟹】中醫提你大閘蟹注意事項!秋天食大閘蟹的禁忌及烹調方法
大閘蟹 你真的識食嗎?
大閘蟹進食過量會令身體負荷過高,不但會有膽固醇超標的危機,更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寒、皮膚敏感、腹痛等問題。建議食用大閘蟹時,以穀類及蔬菜作配菜讓適量碳水化合物和纖維增加飽肚感,並且幫助消化。另外,避免同時高脂飲食,以防體內壞膽固醇水平上升。尤其痛風患者更應慎吃或避免。進食大閘蟹後可適量喝薑茶驅寒,不過僅記薑茶的糖分可能較高,應適量使用。
就如處理所有海產一樣,大閘蟹在煮食前必須要徹底清潔,包括把蟹身、蟹腳和蟹鉗。進食前必須把內臟清除、煮熟並應盡快於兩小時內食用。
大閘蟹若在運送途中死亡會滋養細菌所以切勿食用。正確保存方法應該是將大閘蟹平放在盤子並蓋上擰乾的溼毛巾,放入冰箱冷藏。綑綁草繩的大閘蟹遇低溫(5~10℃)後會降低活動力、消耗能量,建議在購買後二~三日食用完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