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4大日本拉麵湯底,哪一款合你口味?🍜

Slow and Travel

發布於 2023年05月21日04:29 • Slow and Travel

據說日本全國有超過二十萬家拉麵店,從北海道到沖繩,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配方,在整個龐大的拉麵體系中被公認的主流口味為 22 種!

其中,湯底可以說是拉麵的靈魂,大致可分為 4 大派系:鹽味拉麵 (塩ラーメン)、醬油拉麵 (醤油ラーメン)、豚骨拉麵 (とんこつラーメン) 以及味噌拉麵 (味噌ラーメン) 。

這些湯底搭配不同配料,演變出多層次的美味,正正是日本拉麵的魅力所在!

寶屋拉麵曾經是京都車站「拉麵小路」的排隊人氣店,可惜已經關店。現在的店鋪位於西小路五條。
寶屋拉麵曾經是京都車站「拉麵小路」的排隊人氣店,可惜已經關店。現在的店鋪位於西小路五條。
拉麵常見的配料包括:叉燒 (チャーシュー)、海苔 (のり)、豆芽 (もやし)、雞蛋 (味玉 / 味付玉子 / 煮玉子)、筍 (メンマ)、蔥 (ネギ,切至幼絲一樣的蔥是「白髪ネギ」)、木耳 (きくらげ) 、大蒜 (にんにく) 等。
拉麵常見的配料包括:叉燒 (チャーシュー)、海苔 (のり)、豆芽 (もやし)、雞蛋 (味玉 / 味付玉子 / 煮玉子)、筍 (メンマ)、蔥 (ネギ,切至幼絲一樣的蔥是「白髪ネギ」)、木耳 (きくらげ) 、大蒜 (にんにく) 等。

豚骨拉麵 (とんこつラーメン)

博多初代秀ちゃん的定番玉子拉麵
博多初代秀ちゃん的定番玉子拉麵

豚骨拉麵不單是日本國內人氣高企拉麵款,也深受外國遊客的追捧!

據說福岡縣的久留米是豚骨拉麵的發源地,這款拉麵湯底的做法是將豬骨以大火長時間熬煮,直到骨頭內的膠原蛋白和脂肪溶解,從而形成一種彷如奶油般濃稠的白色高湯。醬料方面,如果看起偏白色的話是使用了鹽,看起來是茶色的則用醬油來調味。

除了 100%「純」豚骨拉麵,最近也開始流行在豚骨湯加入魚貝高湯調製而成「豚骨魚貝拉麵」。九州以風味多變的豚骨拉麵而聞名,其中,博多拉麵、熊本拉麵、鹿兒島拉麵形成九州豚骨拉麵三分天下的局面。

推薦店鋪:長濱第一拉麵 (福岡)、寶屋拉麵 (京都)、天外天 (熊本)、拉麵久留米本田商店 (久留米)

醬油拉麵 (醤油ラーメン)

濃郁而不油膩的醬油拉麵
濃郁而不油膩的醬油拉麵

據說於東京淺草成立、日本第一家拉麵專賣店「來來軒」,也是以醬油拉麵起家的。 醬油拉麵是關東地區的主流風味,以雞骨高湯和柴魚加上醬油熬製而成的茶色高湯,顏色濃淡不代表味道清淡,細膩的口感才是醬油拉麵的靈魂。

醬油有很多種類,湯底亦可混搭其他調味料而呈現不同風味,由經典的清澈型醬油湯底到渾濁型的豚骨醬油,以及近年流行的雞白高湯等。

推薦店鋪:大勝軒 (東京)、銀座篝本店 (東京)、麺や七彩 (東京)、めん馬鹿一代 (京都)

味噌拉麵 (味噌ラーメン)

大阪道頓堀四天王拉麵的濃厚味噌拉麵
大阪道頓堀四天王拉麵的濃厚味噌拉麵

味噌拉麵當中最有名的是北海道札幌拉麵,據說發源於 1954 年札幌一間名為「味の三平」的餐廳。湯底使用豬骨和雞骨長時間熬製,為了增加味噌湯底的濃郁,還加入了大量的豬油和蒜,此外,湯底中亦包含炒過的蔬菜,整體呈現強烈且有深度的濃厚口感。

味噌拉麵一般搭配寬麵條,部分店鋪還直接把整塊牛油放在拉麵上,溶解後的牛油滲入以味噌為基底的和風湯頭裡,喝起來彷如西式濃湯的口感,在雪國凜冽的寒冬,來一碗這樣的拉麵實在是慰勞身心靈!

推薦店鋪:味噌麺処 花道庵 (東京)、鬼金棒 (東京)、らーめん信玄 (北海道)、麺屋彩未 (北海道)

鹽味拉麵 (塩ラーメン)

如法式清湯般的透明感就是鹽味拉麵的特點。Photo via Pixabay
如法式清湯般的透明感就是鹽味拉麵的特點。Photo via Pixabay

湯底清澈的鹽味拉麵平均一碗的熱量大約 500 卡路里,是相對「健康」的拉麵款,然而,如此健康的拉麵卻並非主流。

鹽味拉麵的湯底以小火慢慢熬煮豚骨、昆布與大量的新鮮蔬菜等,萃取食材的天然精華,而且只用鹽作調味,因此湯底多呈現如法式清湯般的透明感高湯,口感清爽不油膩。

推薦店鋪:AFURI 阿夫利 (東京)、らーめん千の風 (京都)、ひるがお (東京)、饗くろ喜 (東京)

KEEP CALM AND TRAVEL ON◢◤
slowandtravel.com | FB: slowandtravel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Louis
    咪就係味精湯有咩咁特別!
    2023年05月22日01:2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