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衰竭再住院率高!醫:應建立疾病意識、妥善照護與持續追蹤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2022年12月02日02:03 • 發布於 2022年12月02日02:05 • 王彤榆

據統計,5 名患者中會有 1 名患者在心衰竭惡化事件後 2 年內死亡,反覆住院的病人恢復的可能性會愈來愈低,預後狀況反而更差。對此,美國心臟學會也聚焦「心衰竭惡化」提出新的建議,以幫助心衰竭病患,降低再次住院和死亡的發生風險。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提到:「心衰竭治療的主要優先事項就是避免住院,若惡化事件一旦發生,我們更應要竭盡我們手中治療選項來幫助病患。」由於心衰竭的再住院率很高,心衰治療團隊制定出有效的治療計畫才能確保更有效率的照護,而許多患者沒有良好的疾病意識或妥善的持續追蹤,也是現今在臨床上所發現的最大問題。

心衰竭惡化死亡率極高 應提高警覺意識

心衰竭惡化是一種「代償事件」,但甚麼是「代償」呢?簡單來說,代償是「當一個部位有狀況,另一個部位來取代他的角色」的情形;由於代償機制會維持身體其他器官的生理功能,而使患者在罹患心衰竭早期沒有徵兆,經過日積月累,這些代償機制逐漸對心臟、尤其是心室部位造成二度傷害,直到心臟本身功能嚴重喪失導致死亡。依健保署資料統計,每年因心衰竭而住院者約有 2 萬人,病人 6 個月內再住院率也高達 20%,心臟衰竭的病人 5 年死亡率內更高達 50%,由於治療心臟衰竭是由醫師與病人一對一的模式,由病人執行自我管理,其模式未必能逹到最佳成效。

2022 年八月底的歐洲心臟學會報告也強調,及早檢測和優化心衰竭治療是預防心衰竭惡化事件、及患者住院的主要關鍵。患者、照顧者以及醫療團隊應該提高意識,辨別可能代表心衰竭惡化的臨床症狀與徵兆,並採取適當行動將指引導向藥物治療調整至最佳。

更新治療指引 4 階段 治療與照護加強並行

2022 年美國心臟學會更新以下 4 大心衰治療指引,提供心臟科醫師更精確的判斷模式,以幫助心衰竭病患,降低再次住院和死亡的發生風險:

A 階段(心臟衰竭風險增高):存在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肥胖、暴露於心臟毒性藥物或心肌病家族史等心臟衰竭危險因素,但尚未結構性心臟病、心臟受損傷的標誌性異常。

B 階段(前心臟衰竭階段):無心臟衰竭體征,但具備結構性心臟病(左心室或右心室收縮功能降低、心室肥厚、心腔擴大、室壁運動異常、心臟瓣膜病),充盈壓增高的證據、或存在 B 型利鈉肽或肌鈣蛋白增高。

C 階段(症狀性心臟衰竭):曾有或現有心臟衰竭症狀的結構性心臟病。

D 階段(晚期心臟衰竭):日常生活中存在明顯心臟衰竭症狀,經過最佳藥物治療後病情呈短期穩定但仍需反覆住院。

處於不同階段的心衰竭階段的患者,需要採取不同程度的治療方式與目的,而多元的心衰照護團隊不只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時也能針對生活品質做出改善。宋思賢表示:「我們可看到心衰治療團隊逐步改善過去臨床上與患者及家屬在溝通與認知上的落差,心衰團隊正在將過去的防守型治療,慢慢轉為預防與照護管理,成為患者治療和衛教的主要窗口。」

文/王彤榆 圖/吳翌華

諮詢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

>>追蹤最新疫情!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