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樓見之明|全撤辣近1年 樓市量升價跌|布少明

BossMind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自去年「財政預算案」宣佈全面撤辣後,不經不覺已經接近一周年。究竟期內樓市出現甚麼變化呢?首先是住宅交投急升,一手交投尤甚。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以去年3月至今年2月(截至2月18日)的近1年間計,在這期間一手成交量共錄得約1.62萬宗,較未撤辣的一年(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錄得約9,760宗,按年上升約66%。

一手交投急升,來自內地買家的購買力是居功至偉。事實上,全面撤辣意味無論本地人抑或非港人置業均無須再繳付辣稅,對內地買家的確相當吸引,他們的入市情況亦明顯急增。按已知買家姓名作分析,以去年3月至今年1月共11個月計算,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於香港樓市一二手住宅註冊量共錄11,926宗,較撤辣前11個月的5,189宗大幅急升約1.3倍;而金額方面,撤辣後11個月內地買家共涉及約1,291億元,亦升超過1倍。

若以佔個人的買家比率計算,近11個月內地買家註冊量佔比約23.7%,比起前11個月約14.7%增加約9個百分點,佔比顯著增加,充分反映他們入市比起本地人更為積極。

雖然成交回升,但是樓價走勢仍然低迷。「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27.46點,對比宣布全面撤辣前的約134.6點(2024年2月26日)比較,跌幅約5.3%,可見樓價仍有待復甦。

筆者曾多次強調,提振樓市對紓緩政府財赤問題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樓市表現與政府庫房收入是息息相關的。目前一手庫存量高企,發展商去貨緩慢,自然影響投地意欲,打擊政府賣地收入。故此,政府於即將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必須果斷地出招刺激經濟及樓市,及早帶動經濟與樓市表現,令政府「遠離」財赤。

實際可行的措施方面,其實由過去一年的樓市情況可知,內地買家或一眾專才等對住屋有龐大需求,所以在即將公佈的財案中,可考慮在「新投資移民」或「人才計劃」中多加著墨,例如「新投資移民」全數納入房地產的投資金額,並放寬「新投資移民」的投資門檻,以及放寬「印花稅」延至交易完成後才需繳付。

以上建議,除了可配合政府吸納各地人才的大方向,同時亦可藉此加速「搶人財」及「減財赤」,透過刺激樓市,間接加快本港經濟復甦及恢復庫房收入的速度,可謂一舉多得。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