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產玻璃製品的歷史悠久,在約2000年前已經開始製造玻璃了!玻璃製品最初是上流社會才會用的高級品,最有名的包括現時存放在正倉院的「瑠璃杯」。不過到了平安時代,隨著製陶技術不斷進步,能夠製作出又薄又堅固的瓷器,令玻璃製品在日常生活、祭祀活動中漸漸被取代。
直到16世紀,英國傳教士來到日本,帶來不少當地的玻璃製品作禮物,令玻璃在日本社會再次普及,同時又將玻璃製作技術傳授給日本人。當時被稱為「和式玻璃」(和ガラス)的日本製玻璃,成為非常受歡迎的高級禮品。而日本玻璃工藝亦從長崎擴展至大阪、京都、江戶、薩摩等地。職人們將前人所學逐漸改良,打造出現時高技術、極具藝術感的玻璃製品。
日本玻璃工藝主要有「吹製」(吹き)及「切割」(カット)兩種技術。「吹製玻璃」顧名思義就是以吹玻璃打造出不同形狀的製品,再配上不同顏色,作品充分表達出日本人感性的一面;至於細緻的「切割玻璃」通常刻上華麗的條紋圖案,展現出職人的高超技術。
玻璃工藝「切子」的代表產地
提到日本的玻璃工藝,必定會聽過「切子」這個詞語吧!「切子」就是在將玻璃染上不同顏色,刻上各種細膩圖案的傳統玻璃工藝,將條紋圖案及光線結合,打造出別樹一幟的藝術品。
江戶切子
▲江戶切子2002年獲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
「江戶切子」是江戶時代流傳下來、在玻璃表面刻上圖案的工藝品。在明治時代,從歐洲傳入的「切子」技術確立了這種工藝的製法。江戶切子有大約20種不同的圖案,主要是曲線及花島風月的設計,柔和地表現出日本風情。
▲現時職人們以東京都江東區、隅田區為中心,傳承江戶切子技術。
小知識ー江戶硝子
相信不少人亦都聽過「江戶硝子」這種玻璃工藝~其實這是「江戶切子」未加上切子圖紋前的形態,把玻璃放在1400度高溫中達至漿狀,再以「吹玻璃」方式或者放入模具成形。
伸延閱讀【藍染】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藍色-阿波藍
薩摩切子
源自幕府末期的薩摩藩(即現時的鹿兒島)的「薩摩切子」,與採用1mm以下玻璃的「江戶切子」相比,所用的玻璃染色較深而且較厚,通常有2~3mm,切割圖案較為圓滑,設計上亦經常結合多種不同圖案。
▲薩摩切子與江戶切子相比,通常顏色較深、用料較厚
玻璃工藝「吹玻璃」的代表產地
琉球玻璃
▲琉璃玻璃仍帶有原料的顏色,製成後通常為淺藍或淺啡
沖繩出產的琉球玻璃已有超過100年歷史,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受到關注。二戰後,日本職人利用美軍基地內的廢棄玻璃製作日用品。在物資不足的時代,將廢棄玻璃溶解後,再製作出一件又一件產品。製品同時留有玻璃原本的顏色、雜質溶解時出現的氣泡等,別具特色。
肥前玻璃(肥前びーどろ)
▲肥前玻璃(圖片來源/肥前びーどろ官方網站)
源自佐賀的肥前玻璃最大特點,是以被稱為「日本吹製法」(宙吹き)的獨特吹玻璃方式,利用玻璃造的竿吹入空氣。同時選用紅色、藍色等較鮮艷的顏色,近年更用上金箔、粉紅色、黃色等,製作出華麗感十足的製品。
津輕玻璃(津軽びいどろ)
▲以櫻花為主題的津輕玻璃製品(圖片來源/津軽びいどろ)
青森的津輕玻璃製作技術,源自漁業用的浮波,至今做法仍沒有太大改變。先以高溫將玻璃溶化,吹至想要的形狀後,再以其他工具輔助成型。津輕玻璃的另一特點,是選用能夠表現四季的顏色,重現櫻花、紅葉等自然景觀。
資料來源/日本工藝堂‧中川政七商店
Japan Walker@H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