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醫管局研討大會下周四至五舉行 將討論醫療創新等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5月10日03:10 • 發布於 05月09日03:15

醫管局研討大會下周四至五在灣仔會展舉行,預料有逾7000名醫療專業人員參與,超過160名海內外及本地的專家擔任講者,屬歷來最大規模。

醫管局研討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蘇潔瑩表示,今年研討大會將設58個分節,內容圍繞醫管局的核心價值,重點包括醫療創新、精神健康及器官捐贈和移植等,期望促進業界對醫療新知及經驗的交流,推廣現代化醫療服務模式。她又指,大會將設17個醫術專研班,探討醫管局醫療服務的最新發展,包括神經學發展及術前護理等,另外亦涵蓋癌腫治療、代謝綜合症等議題。

採用複合式手術室 增腦外科微創手術量

在醫療創新方面,預料研討大會將討論智慧醫院發展,以及遙距醫療和智慧措施等,其中東區醫院代表將介紹前年第三季設立的複合式手術室。東區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林肇基表示,新型手術室設有機械臂血管造影機,以及高規格的術中電腦掃瞄造影系統,可讓跨專科團隊進行一站式治療及診斷,處理相對複雜和緊急的放射介入治療手術;而新手術室落成後,醫院的腦外科微創手術量由前年的120宗增至去年約150宗,有助提升效率。

林肇基舉例說,一些受大型創傷的病人,例如盤骨骨裂,需要骨科、外科及介入科醫生同時協助止血,複合式手術室就可提供一站式治療。他又以蛛膜下腔出血個案為例,指大多患者都屬危急個案,可能有腦積水和昏迷等,以往需要在急症室治療,按需要接受緊急引流手術後,要再轉介放射科進行血管造影診斷,發現破裂動脈瘤的話,又要再送往手術室治療;而在新的綜合服務模式之下,病人就可以在複合式手術室,一站式接受減壓手術,並透過血管造影檢查,即時找出流血的位置,以及立即堵塞出血位。

複合模式可降慢性腦出血復發機會 住院日數大減

林肇基說,複合式手術室對處理慢性腦出血個案亦有幫助,指部份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的病人,術後需要放瘀血,可能要留院觀察1至2星期,而在新模式下,就可以同步放瘀血和封好血管,減低慢性腦出血復發的機會,住院日數可大幅縮減至2、3日。

脊椎介入治療方面,林肇基表示,以往醫療人員要為脊椎不穩定的病人鑲螺絲,以固定脊椎,可能要用上8至10粒螺絲才可照X光,亦要分別照正面和側面,輻射量相對高;但新技術可以在電腦掃瞄過程中,即時產生術中影像,並結合神經導航系統,大幅提高手術的準成度及病人安全,同時減低輻射量,亦可讓經驗較淺的醫生更易上手。

東區醫院引入AI技術篩查中風個案

另外,醫管局研討大會將討論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篩查中風個案。東區醫院放射科顧問醫生朱志揚表示,院方在2021年末引入AI技術後,醫生毋須再逐張電腦掃描影像分析,可讓高風險病人及早獲得初步分析結果。

他又指,雖然AI技術並非百分百準確,但可讓醫生盡快覆檢結果,再與神經外科及相關團隊合作,找出適合接受血管介入機械取栓術的患者。

醫管局下周將舉行研討大會 馮天蘭攝
醫管局下周將舉行研討大會 馮天蘭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