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內地自放寬防疫措施後,在當地和本港掀起一股必理痛和撲熱息痛藥物搶購潮,如果買不到藥物,亦可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去紓緩頭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處,中醫認為,適度刺激百會穴可以令身體分泌腦內啡,有鎮靜及止痛的效果,有助改善頭痛、便秘、緩解肩頸僵硬等問題。
做法:按摩頭皮時可以用中指加重刺激百會穴,每日按壓10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虎口,第一、二掌骨之間,是止痛大穴,可止頭痛、眼睛痠痛、牙痛、喉嚨痛、經痛、腹痛、肩臂疼痛等,另外亦有預防感冒、鼻塞、過敏、耳鳴、眩暈等功效。
做法:朝食指方向按壓3至5秒,10至15下,兩手交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印堂穴
印堂穴故名思義是位於額頭印堂的位置,額頭兩眉頭之間,可幫助緩解前額頭痛、暈眩、感冒發燒、鼻炎、失眠、高血壓等症狀,適度刺激亦可安定神志及調整自律神經失調。
做法:以伸直的中指指腹按壓,每次約2至3分鐘,早晚各一次。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