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業主禁語】認真了解一下 真正的「蝕讓」是甚麼?

美聯樓市情報站

發布於 2022年09月09日09:00 • 美聯物業

美國加息的陰霾下,2022年樓市屢錄得「蝕讓」的成交。「蝕讓」一字,可以講得上是業主們的禁語,甚至惡夢,不過,當中有一些易被忽略的真相 ,其實可以印證,「蝕讓」真的不可以只看帳面差額。

要分析一個單位是否「蝕讓」,或者「蝕讓」幾多,除了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比較外,要留意一下,單位原業主是否近年入市的一手業主。之後就要查證一下「一手成交紀錄冊」,當中的付款方法中有可能包括由發展商提供物業印花稅回贈,當中涉及數十萬元。要扣除此回贈後,方可知道實際蝕讓金額。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於2018年開售位於屯門的一個新樓項目,有買家以874萬元購入1伙中層戶,實用面積455平方呎,扣除發展商提供的折扣額12%,單位在合約上列出的「樓價」為769萬元,相關價錢也反映在「一手成交記錄冊」,及後也反映在「土地註冊處」上。過了三年額外印花稅禁售期,業主選擇轉手,卻最終只以650萬元售出,錄得帳面蝕幅達119萬元。

發展商回贈要留神

然而,細心研究這宗成交,會發現這名蝕讓業主的實際買入價並非769萬元,而是更低才真,所以此消彼長之下,蝕幅並沒有119萬元這麼多。

屯門新樓
屯門新樓

根據項目的「一手成交記錄冊」的底部,這名蝕讓業主在購入此一手物業時,原來獲取發展商回贈「印花稅」。若當時業主屬於樓換樓買家,則可獲相當於「樓價10.5%」的印花稅回贈;如果本身繳付首置印花稅,則最高可獲「上限8%」回贈,相當於涉及62萬至81萬元。如果把這筆回贈金額計算在內,其實際成交價大約為688萬至707萬元,故轉售的蝕幅應大約為38萬至57萬元,而非119萬元。

事實上,近年的新盤,不時以「低折扣額、高回贈」的「付款辦法」吸引客戶。例如2022年中推出的一個大埔白石角新盤,都是與上述屯門項目為同一大型本土地產商所發展,當中白石角新盤採用針對換樓客的「Upgrade置smart付款」,起初折扣額低見售價2%;但若計算不提取二按、或印花稅回贈高達樓價13%,其實質折扣應達14.74%。

值得注意的是,一手業主所需要支付的厘印費亦會增加。因為稅局所徵收的「厘印費」是按「合約價」來厘定,而非扣除「現金回贈」的實質樓價。未折實的「合約價」來計算厘印,等於買家要支付較高的厘印費。

扣除回贈才是真售價

有地產界資深投資者指出,現在新樓買家很多時都會得到一筆數目不菲回贈,扣除回贈,才是新樓售價。這已不是秘密,但回贈多少,各有不同。所有買家都不知其他人回贈多少。所以,大家見到新樓蝕讓,亦不用大驚小怪,扣除回贈,業主甚至有可能有利潤。同時,需留意,如果單位曾經出租,租金收入是不容忽視之龐大金額,以該屯門單位租值14,000元至15,000元計算,一年租金收入已可達18萬元。 如是者,無論購買自住物業或投資放租,都需要更宏觀計算各項開支及不同渠道的利潤。

更多美聯筍盤及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