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綠色生活:修葺山徑 石屎難行 手作步道自然啲

明報

更新於 2022年05月21日18:18 • 發布於 2022年05月21日20:30
大上托的山徑變成石屎樓梯,兩邊原有的灌木被剷走。(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提供)
大上托的山徑變成石屎樓梯,兩邊原有的灌木被剷走。(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提供)
水土流失會導致行山徑出現冲溝,不加以修復會愈來愈深。(受訪者提供)
水土流失會導致行山徑出現冲溝,不加以修復會愈來愈深。(受訪者提供)
圖中山徑位於麥理浩徑第三段,樹根嚴重外露。(受訪者提供)
圖中山徑位於麥理浩徑第三段,樹根嚴重外露。(受訪者提供)
大上托山頂停泊了一輛挖泥機,原有植物被破壞。(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提供)
大上托山頂停泊了一輛挖泥機,原有植物被破壞。(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提供)
近年龍脊行山人流大增,山徑隨之增加,但羅榮輝說上下山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路。(受訪者提供)
近年龍脊行山人流大增,山徑隨之增加,但羅榮輝說上下山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路。(受訪者提供)
漁護署花了兩年時間種植植物和補路,將爛泥路變成好行美麗的小徑。(受訪者提供)
漁護署花了兩年時間種植植物和補路,將爛泥路變成好行美麗的小徑。(受訪者提供)
手作步道精神在利用天然物料,人手修路,如以木頭搭建水壩,緩和水土流失。(受訪者提供)
手作步道精神在利用天然物料,人手修路,如以木頭搭建水壩,緩和水土流失。(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近日,大埔玉秀峰行山徑其中一段因水土流失,凹凸不平又多碎石,有區議員接獲街坊投訴,希望民政事務處維修山徑,但行山人士擔心維修後山徑會變成石屎梯級,失去自然味道。民間有山友關注郊遊徑石屎化問題,環保團體綠惜地球亦推廣可持續山徑,希望政府部門能以手作步道方式,以天然材料維修山徑,減低對環境影響。但想行山徑保持美麗、安全,歸根究柢要愛護環境,不要破壞植物,才能締造無痕山林。

疫下多山客 加劇水土流失

踏進郊野,常見的山徑有幾種,近民居的行山徑如屯門徑多是石屎梯級,一條天梯通往山頂,難度較低,不少居民會到山徑晨運,這些多數由民政處外判興建;再深入郊野公園範圍,如麥理浩徑的長途遠足徑,同是梯級,但取材就較天然,由石頭、木頭搭建而成,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由漁護署興建;非官方郊遊徑的山徑如杯靈雙渡、蚺蛇尖,難度較高,大多沒有人工修葺的梯級、欄杆,由前人一步步走出來,是最自然的山徑,但這些山徑都難以避免水土流失,有可能變得跟玉秀峰一樣泥沙鬆散。

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解釋,水土流失是自然現象,加上行山人數多會導致山徑損耗,路愈走愈爛、愈走愈闊。一下雨,雨水會由山頂流往山腳,水流過程中會冲刷泥土,帶走泥沙,山坡愈斜,雨水的衝力就愈大,帶走的泥沙愈多。在沒有山徑的茂密樹林中,因為有植物抓實泥土,水土流失的情况不會太嚴重。但山徑有人走過的腳印,雨水傾向流向人走過的凹陷處,雨水的流量和衝力比沒有山徑的樹林大,加快山徑的水土流失。愈多人行,愈斜的山徑,水土流失就更嚴重。在新冠疫情流行這兩年多,難以外遊的香港人轉到郊野打卡,更加劇行山徑負擔,「再加上近年我們的氣候變化,好多傾盆大雨,雨水的衝力會更加大,所以令水土流失加快」。

失自我修復黃金季節

行山資訊網站「綠洲Oasistrek」創辦人羅榮輝行山經驗豐富,亦走過不少水土流失的山徑,「你行山的時候,是不是見到好多樹根暴露出來?正常樹根不會暴露於空氣中,樹根會在泥土入面,吸收養分、水分,那麼為什麼這麼多樹根會突出來呢?其實就是水土流失」。看樹根與地面相差的高度,就可以估計山徑流失的泥土有多少。水土流失嚴重時,行山徑除了樹根外露,還會出現冲溝,即地上被水流冲出一條深坑。如果不加以修復,冲溝會愈來愈深、愈來愈闊,甚至可以站進半個人。

大自然本來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植物生長時能修復水土流失的部分,但香港的行山徑使用量太高,頻率太密,尤其這兩年。鄭茹蕙指出,「抗疫期間更加嚴重的是,夏天平日都多人行山,夏天本來是自然修復的黃金季節,但現在大自然全年無休,沒有時間休息做自然修復」。過往整體行山人流較少,夏天天氣炎熱時不會太多人行山。行山者破壞植物,也不利自然修復,「有些朋友鍾意開新路、破壞植物,他覺得植物阻住他行,所以就剪植物走。有些朋友又越級挑戰,山路好斜,他未有技巧上落斜,又夾硬要去,結果就踩住草頭,掹住小型植物上落,或者一個屁股跣落去,這些其實都會破壞植被和表土,令水土流失加劇,也令自然修復不能夠進行」。

石屎不自然 行山不舒服

大自然無法自我修復,唯有人為修復山徑。但鄭茹蕙強調,並非全部水土流失的山徑都需要修復,維修與否視乎目的和對象,「如果那是一個好偏遠的地方,沒有人去,或者是好有經驗的行山者去,他們不需要一條行山徑,就不需要維修,直頭整個工程都不需要」。因為修築需要成本,如果山徑沒有太大問題,還能夠找到路走,羅榮輝也傾向保持山徑原貌。需要維修的山徑多數水土流失太嚴重,而使用者多是初階者,山徑不維修可能有安全問題。

然而,近年政府部門維修山徑時,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將山徑石屎化,變成硬梆梆、冷冰冰的混凝土路,與大自然格格不入。行山、跑山愛好者成立「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關注郊遊徑維修工程,跟政府磋商、提供建議,羅榮輝是其中一員。作為行山愛好者,他反對以石屎興建山徑,除了是因為石屎破壞自然景觀,與自然格格不入,也因為石屎路走得不舒服,「例如石屎梯級,梯級一定有一個高度,而這個高度是不會變的,假設每一級都是15cm,但如果是天然的行山路,其實它有變化,有高低變化,就算是人手做的石頭梯級,它的高低都會有不同,如果不同高度,你行起上來會舒服啲」。他說曾請教過物理治療師,如果高低不同,我們走路時會運用不同肌肉來平衡,但如果行樓梯,就只會用同一個肌肉。「第二就是傷腳,傷腳就是因走路的反作用力,有少少草或者泥面,相比一個好硬的石屎路感覺是不同的」,自然路面有緩衝,對關節傷害較小。

石屎路也會加劇水土流失,因為石屎表面並不透水,下雨時雨水會經過石屎路向兩邊流走。鄭茹蕙說:「我們看到好多石屎山徑,或者梯級,其實側邊就會出現水土流失,可能它中間條路解決了,但它只不過將水土流失問題引向兩邊。」因為石屎路難行,不喜歡行石屎梯級的行山者或會自行在樓梯旁邊開路,再加劇樓梯兩側的水土流失問題;甚至有人「爆林」,開闢一條新的小路上山,破壞自然環境。

剷樹起路再綠化 本末倒置

在修建石屎山徑的過程中,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去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於大上托興建新的石屎山徑,樓梯由山腳直上山頂,在興建過程中,更剷走山徑附近的灌木,原本闊一米多的山徑被拓闊至兩三米。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當時發起聯署,希望土拓署在修築山徑過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羅榮輝和越野跑手曾小強亦出席西貢區議會,與政府磋商、提供建議,「我們就質疑為什麼會範圍這麼大,剷晒啲樹,政府回應說,他們要保障工人安全,所以要開一條這麼大的路,讓運輸車、挖泥車上去」。為了運送建築材料上山,土拓署承辦商把樹剷走,變成車路,並承諾之後會做綠化,但羅榮輝質疑先破壞後綠化是本末倒置,違背建山徑的原意,「第二綠化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你不一定種到,尤其是這麼斜的斜坡,你要考慮好多東西,而且要用好多資源」。

手作步道 就地取材建「小水壩」

維修山徑的方法不止石屎一種,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建議以手作步道形式維修和興建山徑,這也是綠惜地球近年推廣的可持續山徑方式。綠惜地球在2019年推行「自己山徑自己修」的義工培訓計劃,招募義工跟漁護署技工和台灣手作步道專家徐銘謙學習手作步道,以天然材料維修山徑。鄭茹蕙說手作步道令山徑變得可持續,「我們看到外國有一些國家公園,他們有個概念叫可持續山徑,如何透過良好設計、管理、維修保養,令地表能夠支持到你預期的用途,對自然環境的傷害減到最低」。義工會定期跟漁護署師傅修復山徑,他們就地取材,用山徑附近的石頭,或漁護署以前清理的塌樹木材,因地制宜。但手作步道的缺點是要經常維護,漁護署有專業技工,故較常以天然方式修建山徑,但路政處等其他政府部門沒有相關技術,多數將工程外判,石屎路易興建又不用打理,一勞永逸。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和綠惜地球都希望其他部門能夠參考漁護署的技術,多採取手作步道方式。

手作步道解決水土流失問題的原則是緩水,減慢水流,避免惡化。鄭茹蕙說第一種方法是填補冲溝,用石頭、木頭加建梯級,「第一件事是不希望冲坑愈冲愈闊,愈冲愈深,你可能需要將冲溝填返去,但你就咁填返沙泥,它都會繼續冲走,有時候需要造一些梯級,梯級都是一個緩水的方法」。第二種方法是造水壩,以石頭、木頭建小水壩,減低水的衝力。第三種方法是在山徑上方加建去水道,在雨水到達山徑之前就疏導走,「導向兩邊的山峰,兩邊有植物的地方,把流水打散,不要變成同一條大水,一冲冲落去下面山徑」。

除了物理上減慢流水,也可以種植物幫助抓實泥土,但綠化並不容易,太斜的山坡種不了,土地不夠肥沃也種不了,「例如蚺蛇尖,其實政府部門之前都曾經試過在那裏做修復,在側邊種植物,但咁斜的地方,水的衝力會好大,棵樹苗有機會企不穩」。針山也難以種植物,因為泥土已經被人踩得太實、太硬,雜草也無法存活。種下植被後也要人配合,「未必個個行山人士都知道有樹苗,他們有時候因為中間水土流失太難行,走入側邊植被那裏繼續行,又踩死棵樹苗」。

行不由徑 締造無痕山林

要成功綠化,最重要是先改善中間山徑的水土流失問題,正路變得好行、安全,行山人士不走旁路,植物才能生長。鄭茹蕙舉例,「綠惜地球參與過漁護署修復計劃,是麥理浩徑第四段和馬鞍山郊遊徑的交匯點,那裏有一段行山徑,由1.2米行到變最闊的7米,也是爛得好緊要」。為了收窄山徑,漁護署從2017年開始修復中間的路段,以石頭砌成石級,並在旁邊種植被,「第一年都不是真的完全馬上成功,要圍起一些圍繩,讓郊遊人士不要再行入去,不要再向兩邊行,然後慢慢養返草,第一年種的灌木不生長,因為泥土太硬,不夠肥沃,第二年再補種,才比較成功」。

破壞一條山徑可以很快,但要修復山徑的時間遠遠比破壞長,以年計才能培育出茂盛的植被。在疫情期間,打卡熱點千島湖和龍脊就因為行山人流急增,有人為找尋最佳拍照地點而開闢新路,兩年之間山徑變得多如蜘蛛網。不想山峰遍佈疤痕,就要從源頭入手,避免破壞,行山時要遵守「無痕山林」的行山禮儀。第一是走正路,如果大家有默契走同一條主路,漁護署就能只集中做主路的維修,旁邊的路得以休息修復;第二是不要開闢捷徑、砍伐樹木,捷徑因為較快到達山頂,斜度較大,因而更易水土流失,處於捷徑和正路中間的「植物孤島」也會健康變差;第三是不要破壞植物,每棵植物均對大自然自我修復非常重要。不過最重要還是按自己能力選擇適合的行山路線,鄭茹蕙建議不要強行挑戰一些好斜的山峰,「如果個個都抓實小型植物、踩草頭跣落山的話,表面植被好快會死晒,好難保持天然山徑的健康」。

文˙ 朱琳琳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