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東方日報產評】華汽車業已領先 美徵關稅無濟事

on.cc 東網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 on.cc 東網

中國早在廿多年前已致力於推動汽車工業升級改造,在汽車電動化上居世界前列,隨着產業鏈日趨完善,生產技術成熟,配合內地大型汽車消費市場的支持,基本上中國汽車業已成功向電動化轉型,成全球最大電動車消費國及生產國,並正進一步推動向智能化發展,3大傳統汽車生產國——美國、歐洲及日本都給比下去。為此,歐美等試圖以貿易關稅手段來打擊中國,實際上此舉並無濟於事,皆因單靠關稅手段無助提升美企競爭力,更何況外資車企無法失去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可以預期,這些海外傳統車企將面臨殘酷的淘汰賽,同時也意味着蒸發可觀的經濟產值。

新能源汽車發展中,中國選擇了電動化的道路,從上游電池原料到下游的充電樁等各方面有了全方位戰略部署。27個年頭過去,截至今年11月14日,中國生產出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以11月計,新能源乘用車在內地零售市場的參與率已達到52.3%。過去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冠席,多家中國車企正積極進軍海外市場,證明中國產電動車在國際上有市場、具競爭力。這成績是透過長期的產業戰略部署,以及製造業全面升級改造耕耘而來,也是成就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其中一股重要動力來源。

為此,美、歐、日等傳統汽車大國開始感受到巨大壓力,傳統車企業績倒退,削減產能意味工作崗位減少,對經濟造成打擊,故第一時間紛以關稅手段圖阻止中國車企進入。日本第一大車企豐田更揚言,新能源車不一定選擇電動化路線,強調可拓展混能車或氫氣車等,圖淡化中國電動車的競爭優勢。

可實際上,誠如美國第一大電動車企特斯拉所言,所有車輛最終都將走向智能化和自動駕駛,而只有純電車才能實現以上兩點,基本上是對中國電動車戰略優勢的一份肯定。近日豐田落實在上海設獨資廠生產中高品牌電動車,成第二家在華獨資外資車廠,可見無論口如何硬,還是身體最誠實。

面對來自中國車企的巨大競爭壓力,歐洲多家車廠亦要大裁員,並放下身段,與中國龍頭電池企業和車企合作。日本兩大汽車品牌正謀合併,問題是合併只是形式,整合產銷資源以取得協同效益,支持新發展戰略,才能確保可存活下來。可見面對來自中國同業的強勢挑戰,海外傳統車企是何等狼狽,難以招架。即使是對特斯拉而言,世界上沒能找到另一個比中國更完善、更具潛力的電動車零售市場,以協助推動新產品測試和商業化。

歐美都以關稅手段阻中企出海,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是最大的反制工具。另方面,隨着亞洲及新興市場經濟崛起,中國電動車能協助這些經濟體的汽車業轉型,並加快推進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發展,故馬來西亞、泰國等都歡迎中國車企到當地建廠和銷售。可以肯定,未來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也好為未來新經濟中制訂智慧城市標準技術制式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