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本地|深圳猛吸香港錢 港人北上消費被當「現金奶牛」

Fortune Insight

更新於 03月08日05:26 • 發布於 03月08日05:26 • Fortune Insight
本地|深圳猛吸香港錢  港人北上消費被當「現金奶牛」

內媒日前(6日)一篇題為《深圳,猛吸香港錢》的觀察文章,探討港人北上消費的趨勢,對於本港及深圳的旅游、零售行業有何影響,在網絡上惹來熱烈討論。

文章指出,港人北上消費的主要原因在於「價格差」。有北上消費的港人表示,如果在香港做按摩,大概要花400-500港元一個人,但在深圳只需298人民幣,不僅便宜而且更舒服。有按摩技師直言「沒有香港人,我們就沒飯吃了。」文章又舉例指,香港超市的商品價格較內地貴很多,尤其是肉食和蔬菜,近期火熱的「福田山姆超市9個裝的牛角包,平均一個只賣4元;而在香港的西餅店裡,一個至少都要賣10元左右。」

現時「北上消費」已成為港人消費新常態,據香港入境處統計,去年香港居民約有5300萬人次北上,有四分之三是經由港深口岸出境。去年下半年,港人經港深口岸北上的人數逐月遞增,從6月的408萬增長至12月的668萬人次,增幅63.7%。

文章引用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統計,去年單計港人在深圳的「非現金消費總額」便超過了86億人民幣,按年急增約70%,港人在深圳的消費宗數年增約220%。文章以「香港這樣一隻現金奶牛」來形容港人,指出目前在靠近口岸的主要商圈旁邊,都不難發現一些「面向港人口袋的服務業態」,目的就是要賺香港人錢,而深圳市政府也順水推舟,陸續推出便利港人來深消費的政策。

由於本地消費力北移,香港零售業市況仍未恢復疫情前的水平。據統計處數據,去年本港零售業總銷售額約4067億港元,較2022年提升16%,但較2018年及2019年分別降低16%及9%。雖然香港政府積極推出政策和措施,包括「夜繽紛」、「盛事經濟」等,協助本地經濟復蘇,惟效果似乎不太明顯。

文章形容香港商家「左等不到足夠多的內地遊客,右也等不到足夠多的本地市民」。據香港旅發局統計,自2023年2月恢復通關,每日約有8萬人次內地遊客訪港,而在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這一數字約為14萬和12萬,也就是僅恢復至疫情前不到七成的水平。與之相對,港人每日北上約16萬人次。

最後,文章慨嘆港人來深圳已經變得稀鬆平常,「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以前是內地客大包買爆香港,現在換港人大包小包、穿洞洞鞋走遍深圳」,亦不禁反問「越來越多深圳的朋友去香港,都有一個疑問,香港還有啥是深圳買不到的呢?」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4

  • エナ
    以前中國人:「沒有中國你們早餓死了。」 現在深圳人:「沒有香港人,我們就沒飯吃了。」
    03月08日06:33
  • 🤨
    根本由改革開放到依家 深圳到東莞 轉口,工商,金融乃至服務業 都係靠香港
    03月08日07:08
  • 「香港還有啥是深圳買不到的呢」 將來的綠色小膠袋
    03月08日06:43
  • Ricardo
    基本原理,平宜加足夠方便就會消費轉移,全世界嘅邊境有這兩個條件存在這個情況都必然會發生,有什麼大道理值得一提?
    03月08日06:24
  • Daniel
    「近期火熱的福田山姆超市9個裝的牛角包,平均一個只賣4元」 其實仲貴過英國🤣🤣🤣 不過d傻仔真係信英國咩都貴過人
    03月08日06: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