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七彩雲南 走進美麗騰衝

旅遊經

更新於 2018年07月30日07:10 • 發布於 2018年07月30日07:10 • 旅遊經/洪書瑱

 

【旅遊經 姚宣羽報導】

 

氣候四季如春的雲南騰衝。(圖片提供/旅遊經)

 

2017年中國大陸已躍升全球最大旅遊國寶座,近年來,海旅會為推廣年輕人赴大陸旅遊,特別與《旅讀中國》規劃「美麗中華創意遊」活動,2018年共經過初審、複審與紀錄片工作坊的考驗,最終選出12組熱血玩家做為獎助計畫,共分為表演藝術、美術創作、圖文創作、旅行達人組4大類別,而旅行目的地涵蓋20多個城市與地區。

 

而藉由這次「美麗中華創意遊」活動,旅行達人郭政彰隻身前往雲南騰衝,開始一趟多年未嘗試的背包客之旅,距離上次來雲南已是15年前的事了,懷著嚮往又害怕受傷的心情,就這樣獨自踏上了旅途。

 

滇西抗戰紀念館內的展示牆。(圖片提供/郭政彰)

 

郭政彰表示他覺得歷史多半是沉重的,但為了解騰衝的歷史,他徒步走訪了騰衝博物館、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紀念園區。理解到南絲綢之路的近代與滇西抗戰息息相關,而參訪完這些紀念館後帶給他許多震撼,郭政彰認為幾千年的小鎮歷史與大時代的動盪,用生命去換未來的日子離我們有點遙遠,而我們在小確幸的世代裡,有時候求溫飽都佔據生活的全部,實在沒有太多力氣去認識歷史,但也感念前人的努力為我們換來今日的安居樂業。

 

師傅正專心製作紙傘。(圖片提供/郭政彰)

 

南絲路早期皆是以物易物,郭政彰前往三聯村拜訪已是第17代做油紙傘工藝聞名的朝宗師傅,以及滎陽村內,被中國大陸政府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的鄭映海老師傅,他從小到現在製作油紙傘已餘81年。雲南許多地方至今仍使用著油紙傘,傳承著油紙傘的工藝。隨著掌握製作技藝的老一輩們漸漸逝世,目前全村只有4戶人家還在繼續製作油紙傘。精緻無比的油紙傘儼然已成為雲南騰衝的驕傲。                                                                                                                                                                                                                                                                                                                                                      

千年彝族小村—啄木郎的老婦們。(圖片提供/郭政彰)

 

郭政彰更前進距離巍山大約40公里,深山小路裡唯一僅存非漢族的地方—啄木郎,這座深藏於巍山之中默默無聞的美麗村落,至今仍保存著南詔國時期濃厚的彝族原生態文化,可以看到南詔國農耕文明,古舞、古樂、民歌及服飾等文化遺跡。啄木郎中親切善良的人們,增添郭政彰對這段旅途的美好回憶。若需要更多大陸旅遊情報及在地資訊,請至海旅會美麗中華粉絲團查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