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傢具品牌宜家家居(IKEA)創辦人Ingvar Kamprad靠「慳」打下江山,也靠線下體驗的模式起家。然而作為老牌傢具零售商,歷經數十年發展,IKEA如今也面臨著巨大的轉型挑戰。
說起家喻戶曉的IKEA,不得不提其創辦人Kamprad。他自小已有生意頭腦,5歲開始賣火柴;7歲就會銷售聖誕裝飾品、鉛筆等平價貨。
17歲時,他將父親給予的小量讀書獎勵金,用作開公司,創立了IKEA。
慳家創辦人創組裝概念
IKEA最初仍以售賣雜貨為主,隨生意做大,Kamprad開始在報紙落廣告,售賣當地製造的傢具,及後再發展到推出自家傢具產品。
早期為節省運輸成本,Kamprad甚至游說當地乳製品公司,在送牛奶時「順便」將其傢具貨品一併送貨,足見其「慳家」本性。
有天,他目睹旗下一位設計師為了將咖啡枱搬回家,把枱腳拆除後放進車內,他由此生出自行組裝及扁平包裝的想法。
1956年,Kamprad將此想法付諸實踐,讓消費者可自行把傢具配件運回家自行組裝,既可降低運輸及倉庫成本,又可避免在運送過程中弄壞。而這個自取安裝服務,也成為宜家的賣點,大受消費者歡迎。
為了省錢,他的店舖通常選址郊區,租金低廉的同時,更可騰出多餘空間建造停車場和行車通道,方便了遠道而來的客人。
體驗式陳列提升購買意欲
Kamprad很早就知道要在店內設置各種陳列室,既減少貨架空空的場面,又為客人提供體驗式的家居陳列,讓他們以身代入,直觀感受產品實際放在家中的感覺,提升購買意願。
同時店內亦精心設計了既定的「路綫」,顧客必須沿此路線走完每個產品區,延長他們留在店內的時間,從而增加消費機會。
就這樣,IKEA晉身為大型跨國企業。而他自1973年起移居瑞士,一住住了40年,到2013年才搬回瑞典舊居繼續節儉生活,直到2018年5月23日與世長辭,終年91歲。
Kamprad早於1986年辭任宜家行政總裁一職,2013年,他讓兒子Mathias出任Inter IKEA的董事長,全盤接手業務。
原本負責IKEA產品與供應鏈業務的布羅金(Jesper Brodin)於2017年9月上任,成為這家公司74年來的第六位行政總裁。
IKEA從2012開始已遇到成長放緩的問題,而他面臨的挑戰首先來自電商崛起,衝擊實體店,IKEA不得不未雨綢繆,開始重整轉型。
2018年11月,IKEA宣布全球裁員7,500人,佔總員工的5%,重整全球業務,主要在公關、人力資源、行政及後勤支援等工作方面,進行組織改革。
隨著疫情全球大流行,宜家在全球範圍內陸續關店。同樣受影響的還有宜家的供應鏈,疫情下,上下游企業和產業鏈也遭受巨大打擊,很難保證供應鏈穩定。
然而,宜家的線上業務在此期間卻逆勢增長,同比增長兩倍,和線下業務的萎縮形成鮮明對比。
外電引述IKEA最大加盟商Ingka Group近日表示,疫情導致人們留在家裏,令家居用品需求創新高。截至8月底的2021年會計年度,營業額增6.5%至398億歐元。
Ingka Group的財務總監Juvencio Maeztu預計,今個財年銷售額將繼續增長,利潤至少與去年一樣高。
為了應對新的形勢,IKEA的具體措施包括開設新型門店、投資電商以擴大業務覆蓋範圍,以及與第三方電商平台的合作「試水」。
為了更好地處理線上訂單,加強線上供應以及優化配送服務,IKEA將原有倉庫改造,建立起處理線上訂單的分銷中心,加強線上供應、優化配送服務及增開市中心的小型門店,為全渠道商業模式做好準備。
與其他家居品牌相比,IKEA的電商業務發展並不快,拖慢進程的恰恰是品牌引以為傲的購物體驗,惟此優勢難以複製到線上,因為顧客只有親自到其線下賣場,才有機會被激發購買欲。
2020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戰略發布會上,Jesper Brodin分享了他對全渠道的理解,「我們知道,80%的顧客開始在線上購物;門店則在整個購物體驗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如提供傢具專業知識和靈感。我們正加強在上述方面的力量,力求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日常生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