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識真正的香港,要跟在地道香港人一樣的生活,那麼土生土長的編輯們會告訴你,先放棄快捷又方便的地下鐵路,利用電車與天星小輪,這兩種有百年歷史的交通工具,來遊走香港和九龍,從前搭乘這兩種交通工具,便是香港人日常 。
圖、文:sAmI
百年港島叮叮電車
記得數年前,有位所謂專業人士說,為了解決中環的交通擠塞,提議政府要把電車中環路段刪除,因為電車沒需要存在。說得白一點,理由是因為老人家老了,對於這個社會沒法再投入更多,所以我們要把老人家棄掉。這樣的比喻像是太嚴重,但的而且確是可以這樣用。
電車是行走港島的路面電車,在日本成為很多城市的地區交通工具,地位相當重要。電車用電行走,相對汽車,不會排出廢氣,而且沒有冷氣,相當環保。電車陪伴香港人走過百年歲月,那人說這是「抱殘守缺」,我們必須「貪新厭舊」,那當你老了的時候,社會又能否用相同的理由,把你逐出香港,自生自滅呢?
在1881年的時候,有人建議港島區需要有一套電車系統,那時因為沒有財團有興趣,所以擱置。直到1901年,當時的香港政府正式通過興建電車,並於1902年由在英國成立的「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 (Hong Kong Tramway Electric Company Ltd.)負責建造及營運,不過之後這家公司被「香港電力牽引公司」(Electric Tranction Company of Hong Kong Ltd)接管。到了1910年,「香港電力牽引公司」改名為「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電車在1904年7月30日正式通車,是香港島的獨有交通工具,也成為香港具有代表性的標誌之一,香港人很喜歡叫它做「叮叮」,因為電車行走時會發出「叮叮」的聲音。現時的電車共分成八個路段,而遊覽香港最常用到的是銅鑼灣、中環及灣仔一帶,除了前往「跑馬地」的電車外,其餘的路線都會途經銅鐵灣、中環及灣仔,最遠去到堅尼地城,即是西環的那一帶。整段路線全長13公里,路軌總長是30公里,而電車會走在馬路上,如果去過日本,日本的路面電車就跟香港電車的概念很相似。
編輯小時候就是乘電車上學,從天后到信德街,現在也偶然到港島,因為本身就討厭地鐵,所以多會乘電車,雖然速度不比地鐵快,但比地鐵上上落落節奏又急的感覺,還是喜歡平淡的電車。
電車網頁:http://www.hktramways.com/
從香港到九龍的海上百年交通 天星小輪
電車是香港島獨有的東西,而渡輪成為了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重要橋樑。渡輪航線更曾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50個必到旅遊景點」。渡海小輪也是香港其中的標誌物,歷史悠久,來往灣仔、中環及尖沙咀的渡輪是由天星小輪營運,這公司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小輪公司,在1898年便成立了,專門提供渡輪載客來往香港島及九龍。渡輪的收費跟電車都是一樣的便宜,由$3.2-$4.2,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會貴一點,坐上層又比下層貴,因為上層會比較穩定,視野也比較廣闊。
已有百年歷史的天星小輪,在1880年,當時一位名叫 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 的波斯拜火教徒成立了「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並以一艘名為「曉星」的蒸汽船開展其載客渡輪服務,這便是天星小輪的雛型。在天星小輪的網頁上寫著:「1888年報章報道記載當時的渡輪服務每相隔40分鐘至1小時開出一班往返中環畢打街及尖沙咀九龍角,逢星期一及五則暫停服務以便為船隊補充煤炭作燃料之用。至1890年,九龍渡海小輪共擁有四艘單層小輪,不久,這四艘小輪均增設了上層客艙。」
往後的十年間,亞美尼亞裔商人吉席.保羅.遮打爵士買下了所有小輪,並於1898年5月正式成立現今廣為人熟悉的天星小輪公司,當時新公司名稱主要取材自轄下船隊的船名均包含了的「星」字。
網頁:http://www.starferry.com.hk/
怎樣玩?
不妨到銅鑼灣或灣仔乘電車到中環,在於中環碼頭乘渡輛過海,這樣可消磨一整天。
FB: travelbag.hk Youtube: c/TravelBAGhk
MeWe: TravelBAG.hk線上旅遊雜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