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客家古村荔枝窩被視為鄉郊復育的「頭炮」試點,復耕農地及復修村屋以改善偏遠環境的成效漸現,在本地及國際間均獲得不少掌聲和嘉許。近日鄉郊保育辦公室開始密鑼緊鼓地改造附近另一客家村落——谷埔,並批出資助項目,聯繫和協調各個民間團體。總監鄧文彬向《星島》表示,不止希望將以往經驗輻射出去,更會因應谷埔的特點調整策略,進行「針灸式」復育,包括將人去樓空的村屋打造成廢墟公園,並活化舊校等,冀重新注入生氣,相信谷埔將接力成為另一個鄉郊復育的實驗基地。
谷埔位於沙頭角海東南面,其歷史可追溯至近四百年前,六十年代最為興旺。村落由多個姓氏族群組成,一直以種植水稻田維生。不過與荔枝窩一樣,十多年後谷埔亦出現「移民潮」,由於附近鋪設引水道導致水土流失,加上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相繼遷走,至今常住人口只剩餘一戶。
鄉郊辦總監鄧文彬表示,谷埔昔日是富村,並非慶春約七村之一,自成一角,因作為交通要塞的碼頭對正沙頭角碼頭,十分鐘船程已可抵達,故村民都將農作物運到沙頭角售賣。荔枝窩二百間村屋三縱九橫,依山勢排列,外圍築起圍牆,布局集中之餘,道路建設完善;但谷埔村屋則分散在五至六個聚居地,每個僅有八至十間村屋,生活模式大有不同,例如村民都沿溪流生活,故他強調不能百分百複製荔枝窩的做法。
「田」字布局 活用破屋作遊點
他指,近兩年不同團體看中谷埔的潛力,獲鄉郊保育資助計畫支持,形容該處已成為「新核心」。鄉郊辦擔當橋梁的角色,聯繫各個項目負責人,今年十月中更曾「拉埋一齊」舉行「多方會談」,互相分享理念和研究結果,以及討論如何分工及填補不足。
谷埔整個範圍大致可分為九乘九的「田」字格,目標為刺激遊客游走於不同項目之間。其中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中國建築與城市研究中心提議,以谷埔老圍宋氏宅邸為起點,利用微更新的方式重建公共空間,並展現客家聚落文化建築地景與自然的共生關係。具體措施包括清理老牆殘瓦及樹屋,提升景觀成為鄰里花園、重建牌坊廣場街巷的空間等。
鄧文彬指,這些破屋由村民捐出,交給團體加以活用,並移除危險的構築物,與荔枝窩客家文化體驗村的改造過程類似,但最終非讓村民留宿,而是建立以廢墟為主題的公園,「彷彿在不同位置點穴,將人氣帶入去」,形容是「針灸式」的復育方案。
修復啟才學校 辦展覽講座
至於村口的啟才學校建於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九三年因收生不足停辦。校舍樓高兩層,黑色大字、白色外牆和拱型門廊中西合璧,現為三級歷史建築。特別的是,地下一間課室被改裝成供奉關公的協天宮,校廟合一使之成為複合式建築。每逢假日,零星村民會在儲物室前售賣地道小食。
有見及此,港大團隊提出修復學校屋頂結構及牆體門窗,在內重新粉刷部分範圍,變為舉辦展覽講座的地方,既可開放予公眾參觀,也可作社區中心;同時提升周邊環境,讓谷埔入口區成為具到達感的場所空間。
相關新聞:
鄉郊保育系列|整合村民口述故事 出版《谷報》還原歷史:https://bit.ly/3IePFNE
打印陶凳放泥灘 生物可依附
考慮到谷埔擁有紅樹林、沼澤、泥灘等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項目須以提高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出發。團隊今年初以機械臂打印出二十多張陶凳,每張高矮不一,外形猶如紅樹根部,複雜的幾何圖形讓生物在潮漲時可依附於凹凸空隙,潮退時則讓遊人坐下休息。
鄧文彬表示,谷埔具天然條件,上述項目又獲持份者配合,反對聲音比荔枝窩少。由於大部分村民已遷走,關鍵就落在如何為十室九空的村落注入新生命,不會有碳足迹之餘,更發展成一個可持續的社區,「若處處都以新模式發展,便淪為千人一面;但如重新利用和演繹過往痕迹,會更有趣味」。縱然與荔枝窩的地理、人文背景不同,他認為谷埔有自身優勢,正好可以成另一個鄉郊復育基地,百花齊放。
記者:黎倩彤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