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香港48年的海洋公園,除了是市民及遊客耳熟能詳的主題公園外,近年亦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級保育及教育的中心,積極推動保育工作,務求讓公眾意識到保護大自然的責任。海洋公園照顧逾6,700隻動物,當中包括星級動物大使大熊貓,目前園內共有6隻大熊貓,成為內地設施以外擁有最多大熊貓的地方。與此同時,公園亦積極推動大熊貓保育相關的教育展示和講解,並且在學校及社會層面推廣可持續發展,讓訪客不忘保育背後的意義。今年《東方日報》及《on.cc東網》頒發「超卓保育及教育企業大獎」予海洋公園,表揚其在保育及教育領域的豐碩成果。
海洋公園現時負責照顧的動物數目超過6,700隻,涵蓋411物種,包括逾70種受威脅物種,當中包括星級動物大使大熊貓。大熊貓自1999年起吸引超過5,500萬名訪客到訪牠們園內的棲息地並了解物種保育訊息。公園在上一財政年度舉辦了18個跟大熊貓或四川相關的活動,加強川港文化交流。
中央政府去年送贈的安安及可可、連同盈盈、樂樂以及由牠們誕下的龍鳳胎,目前園內共有6隻大熊貓,成為內地以外擁有最多大熊貓的地方。大熊貓對推動香港旅遊及海洋公園的長遠發展都有正面作用,也是保育和教育的重要力量。
同時,公園亦乘着大熊貓帶來的機遇發揮創意,推出一系列相關線上線下活動、商品、餐飲及旅遊產品等,亦透過與政府和社會各界合作,籌備一連串宣傳及推廣活動,帶動全港的大熊貓熱潮及推動熊貓旅遊,藉此吸引更多訪客,提高公園的入場人次及收入,繼而將公園在保育和教育的影響力推而廣之,培養更多大自然守護者。
大熊貓以外,公園亦在過去的財政年度進行了11個繁殖計劃,當中包括灰竹鯊、鷹鯆、黑腿毒箭蛙等受威脅物種,以支援動物教育展示。公園同樣在海洋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球首條透過人工授精出生,被列為「瀕危」物種的牛鼻鯆於2023年4月在海洋公園誕生。同被列為「瀕危」物種,在香港野外已跌破100隻的眼斑水龜,海洋公園亦於去年成功孵化一隻,期望透過繁殖計劃逐步協助恢復眼斑水龜的種群數量。
海洋公園的努力,同樣體現在野生物種的救援及復康工作上。多年來,海洋公園聯同政府部門拯救及照顧於香港被發現或充公的珍稀物種及海洋生物,如鯨豚、綠海龜和珊瑚等,當中2023年在元朗八鄉獲拯救的鱷魚「百香果」,牠現時居住於海洋公園正門的「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呈獻:鱷園」,展館免費開放予公眾,公園期望藉着「百香果」向訪客宣揚生物多樣性及引入外來物種對本地生態平衡之影響,同時提醒公眾切勿走私及非法管有瀕危物種。
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亦是重要一環。海洋公園在上一財政年度舉辦合共90項教育活動,比過往增加逾三成,為超過30萬名學生、企業員工和訪客,帶來趣味教育活動。此外,公園成立了全港最大學界保育組織「海洋公園保育聯盟」,旗下的「海馬同學會」成立至今已經招募逾萬名來自超過520間學校的師生成為「海馬同學會」的保育大使,在學校及社區推動環境及生態保育工作。當中,「海馬同學會」於過去一個學年,合共在校園收集2,300公斤塑膠、2.7萬公斤廢紙及3,000公斤鋁罐。
此外,超過600名「海馬同學會」成員更在今年一月於海洋公園參與以大熊貓保育及四川生態為主題的「海馬同學會文創保育市集」,展出成員們親手製作、並以創意打造的熊貓主題精品,包括文具及飾物等,連結社區、創意及保育,同時能夠為大熊貓保育籌款。
海洋公園作為世界級保育及教育的中心,經已第5次、連續22年獲得「動物園及水族館協會」(AZA)頒發認證,反映公園不論於動物護理、獸醫項目、保育、教育,以及安全等各個範疇,都達致國際業界的最高標準。公園將積極推行發展策略,更好地運用園區的地理優勢以及在保育和教育方面的專長,提升訪客體驗和貢獻社群。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