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廚房說書人:蛋撻緣起竟來自羊城百貨公司?

明報

更新於 2022年09月27日18:24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7日20:30 • Food & Beverage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九龍城48年老字號,以招牌酥皮蛋撻聞名的豪華餅店,行將月尾結業,引來一片惋惜聲。畢竟,港人對蛋撻情有所鍾,下午三四點,飲杯奶茶,食件蛋撻,已經成了港式飲食其中一道慣常風景。

喝下午茶非中國傳統,那是殖民地年代的遺風,那麼蛋撻又是否英國人留下來的呢?當年末代港督彭定康從英國來港,饞嘴的肥彭,四處覓食,嘗過蛋撻後兩眼放光,讚不絕口,可見蛋撻在英國並不常見。不錯,英國並無蛋撻,只有吉士撻(custard tart)。吉士醬,就是我們稱之為奶黃的東西,是把雞蛋、牛奶、糖、香料加熱做成的英國傳統醬料,甜點和糕餅常常用到。

據英國數碼文化傳媒及體育部營運,介紹英國風土人情的網頁ICON中也有提到egg custard tart,說它可追溯至中世紀末,當時稱為doucet或dariole,早在1399年英王亨利四世的加冕宴上便出現過,當時餡料包括羊肉碎或牛骨髓,但撻面有一層甜吉士醬,因此是鹹甜交融的點心。而吉士撻也就是我們蛋撻的前身。

用雞蛋和糖代替吉士醬

《南京條約》後,清廷被迫開放5個通商口岸,廣州是其一,因此這裏早早湧來大量英國人,也帶來了英式飲食。當時穗廚眼見吉士撻而嘗試模仿,但沒有吉士醬這種洋貨,亦負擔不起入口,因而改用土法炮製,用雞蛋和糖代替,做出中式蛋撻。有次我看中央電視台製作的飲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其中一集講到粵式點心,訪問了已故廣州業內泰斗陳勛師傅,他說粵式點心特色正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中西並舉,南北結合;既有傳統,又有創新」。蝦餃、燒賣、叉燒包、蛋撻是點心界「四大天王」,當中蛋撻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表表者。

改良洋人餡餅 推出中式蛋撻

已故的香港掌故作家吳昊,亦曾經在著作《香港萬花筒》一書中介紹蛋撻。他說上世紀初,廣州這飲食天堂競爭激烈,酒樓為吸引茶客,得在蝦餃、燒賣、叉燒包等傳統點心外另闢蹊徑,1927年,真光酒樓點心師傅改良洋人餡餅,推出了中式蛋撻。這間真光酒樓是西關百貨「真光公司」附設的酒家,兼營茶市,用來吸引顧客,但因競爭大,生意難做,結果靠蛋撻突圍,蛋撻新鮮出爐時熱騰騰、蛋香皮脆,推出後大受歡迎,各店爭相仿效,於是成了著名羊城美點之一。

早年香港飲食深受廣州飲食影響,未幾蛋撻從廣州傳來香港,大受歡迎,成了經典港式地道小食,更與下午茶結下不解之緣,久而久之,更令不少人誤以為是英式食品。

今天,做出靚蛋撻的餅店多的是,為了突圍,不少也以名人作宣傳,例如當年得到肥彭青睞的那間泰昌,起初便以肥彭在店內吃蛋撻的照片招徠,從此打響名堂;至於豪華,大家則會想起「發哥」周潤發。且看大家在這最後幾天,會否在店內買蛋撻時碰到發哥。●

(本欄隔周刊出)

文:蔡子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