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微糖、少冰!」、「無糖、去冰!」為了控制體重,許多民眾購買手搖飲時,會特別減低甜度,但除了含糖飲料外,事實上許多食品也添加了人工甜味劑,以保有甜味、減少熱量,對此,專家提醒,大家在購買食物時,務必觀察外包裝標示字樣,如果吃了添加許多甜味劑的食物,務必多喝水、多上廁所。
台灣可用26種甜味劑 甘精不屬於核准範圍
食藥署表示,目前核准使用的甜味劑共26種,常見如木糖醇、糖精、阿斯巴甜及甜菊醣苷等。甜味劑種類眾多,其特性、使用範圍及限用劑量也不同。像是「糖精」,甜度約為蔗糖的300至500倍,可使用於瓜子、蜜餞、梅粉、碳酸飲料等食品,但新鮮水果及果汁不得使用,曾有夜市水果及進口果汁使用糖精增加甜味,最終都依規定裁罰、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也提到,甜味劑中還有一種與糖精同為人工合成的甜味劑「甘精」,甜度約為蔗糖的250倍,但有危害人體之風險,所以非我國准許之甜味劑,不得用於食品中,亦被環境保護署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偶有不肖業者將其非法添加於蜜餞、飲料及水果等食品中,建議民眾勿購買來路不明及標示不全的食品,並增進自我食品安全與風險觀念。
攝取過多甜味劑 可多喝水並排尿代謝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如果民眾攝取過多甜味劑(木糖醇、糖精、阿斯巴甜等),恐造成腎臟負擔,但只要多喝水,就可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他也提醒,為了確保食用安全,大家吃了零食、蜜餞等可能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食品,最好多喝白開水,多多排尿,另建議勿購買來路不明及標示不全的食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