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發局上月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訪港旅客初步數字為339.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7.3%,其中內地旅客為248.3萬名,按年多7.8%,佔整體73.2%;今年首4月共錄得1,462萬人次訪港旅客,按年增長一倍。這雖然能為部分以旅客消費為主要收入的商戶帶來生機,但盛事和節日消費並非解決根本問題。短期應對措施固然重要,但制訂中長期的方案才是長遠發展方向。
目前,香港除了欠缺創新創意點子吸引旅客,更需要提升服務質素。如的士濫收車資一直為人詬病,而過去也有「零團費」劏客問題。回顧旅遊業議會在2011年實施多項措施,諸如引入旅行代理商及導遊違規記分制、加強導遊進修課程中有關操守及誠信的培訓,以及加強巡查等,以打擊入境旅行團的不良作業模式和加强對旅客的保障。
於2017年3月《旅遊業條例草案》提出透過成立旅監局,全面而公正地規管旅行業,並取代旅議會的行業規管制度,以提升旅遊業的專業水平,促進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旅遊業條例》(第634章)(《條例》)於2018年獲立法會通過,為香港旅遊業的新規管制度提供法律框架,旅議會在2011年實施的多項措施,亦已納入旅監局規管架構中。
新的旅遊業規管制度已在2022年9月1日全面實施。旅監局於同日分別從旅行代理商註冊處及旅議會接手旅遊業的發牌及規管工作。在新制度下,旅監局根據《條例》執行及實施多項安排,以打擊內地入境旅行團的不良作業模式。《條例》同時亦將與「零團費」及不合理低價遊掛鈎的威迫購物及遺棄旅客等不良行為訂為刑事罪行。
政府在2017年10月公佈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藍圖1.0》)為本港旅遊業提出長遠發展策略,以及多項短、中、長期措施。無論是解決「零團費」或促進文化藝術產業,《藍圖1.0》的策略發揮了一定作用。面對世界政局、經濟模式轉變,香港亦需求變迎合大潮流。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5月2日就制訂《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藍圖2.0》)展開諮詢,筆者上週出席在政府總部的諮詢會議,與不同業界的持分者向局方提出建議。
筆者提出四項建議:
一、推「港創科、旅協同」,增強工商業商旅客的旅遊消費:根據貿發局的報告,各類商務會議及研討會回到疫前水平,估計下半年都仍能保持高位。建議推行「展覽會+」及「商務會議+」的推廣計劃,安排來港商旅客在展會或會議期間參觀香港科技中心,如科學園、數碼港、先進製造業中心等,讓外國商界領袖了解香港科研最新發展。另協同澳門及深圳市推廣港「深澳十天遊」,以便利簽證、交通、景點安排,發揮灣區經濟。
二、培訓接待旅客服務新精英:疫後的旅客主要來自新經濟及非傳統國家,如南美、東盟、中東、非洲、一帶一路國家等。建議局方可增強培訓旅客服務新精英,方便接待這些具潛質地區的旅客,無論是文化習慣還是當地語言,都能讓目標商旅客有親切感。
三、加強在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宣傳工作:政府近月的盛事活動宣傳可算鋪天蓋地,對本地市民參與固然有幫助,但不應忽略在國外的宣傳工作,尤其是目標國家或地區。建議使用當地語言作廣泛宣傳,或針對性放寬入境手續如設立快速通道,以利便這些旅客。
四)發揮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重點體育活動的優勢:香港具有悠久的中西文化底蘊,各種具特色的建築物加上歷史博物館、故宮文化博物館、文學館等,以及本地文化盛事如大坑舞火龍、長洲搶包山和飄色巡遊、譚公誕巡遊等等。以上活動對本地市民和外國遊客均具吸引力。建議針對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增加國外宣傳。此外,多年來香港重點體育活動如渣馬、毅行者、HK100等廣受全球歡迎。值得一提,香港郊野公園及偏僻郊區亦有不少荒廢的建築物,建議善用郊野荒廢的建築物改建為智能自助旅舍,讓背包遠足旅客可使用,加強戶外活動和綠色旅遊的發展。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香港的文化、藝術及創意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