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沒有聽說過夏利里拉家族,或許也會對九龍塘那座綠色大宅有印象?大宅主人就是香港印度裔首富家族夏利里拉,大屋佔地逾五萬平方呎,家族幾代人同住。Reyna Harilela是住在大宅內的其中一位媳婦,這位三女之母20歲前就嫁來香港,當年家裡普遍認為媳婦毋須工作,她卻成立了自己的公關公司,更獲得老爺祝福。平衡事業與家庭本就不是輕鬆任務,她不但超額完成,更笑言慶幸自己早婚早生,現在樂得提早享受自由生活。
菲律賓長大的印度女孩
跟Reyna不是首次碰面,但以往都是因為她的工作,聊的話題大多圍繞她負責做公關的客戶。這此她主動提議在夏利里拉家族擁有的酒店之一、灣仔The Hari Hong Kong做訪問,作為家族媳婦,也作為一位公關,都非常稱職。她甫坐下先閒聊道:「今天是滿月呢,家裡都會有祭祀儀式,上午就在忙這事。」 夏利里拉大宅裡有自己的祈禱室,家族信奉印度教,但也包容其他主要宗教,祈禱室內也有佛像和壽星公——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心懷至善。在成為要操持宗教儀式的夏利里拉家媳婦之前,Reyna是在菲律賓長大的印度女孩。「我在馬尼拉出生和長大,家裡有四兄弟姐妹,我有一位姐姐和兩位哥哥,我是最小的。」爸爸在當地經營進出口貿易生意,家人關係親密,她跟哥哥姐姐都就讀天主教學校。「我知道不是很多印度女生有這機會,所以我很感恩可以在天主教學校讀書。」她結交的不只是印度人,也有很多土生土長的菲律賓朋友,至今她仍不時回去探望他們。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首次來港即邂逅丈夫
與香港結緣,源於家中最年長的姐姐Shirley要結婚了,嫁來香港。「姐姐比我大12年,她訂婚時我才11歲。」她第一次來香港就是出席婚禮,跟姐夫的Hiranand家族成員見面,也同時認識了夏利里拉家族——因為姐姐的奶奶就是出身夏家。「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他們,他們也看著我長大。」幾年之後,Reyna讀高中二年級時,菲律賓發生政變,局勢變得動蕩,兩位哥哥留在當地照顧生意,她則隨父母搬到印度。「一切都來得很快,那段日子我感覺像是要一夜長大。」當時的她已在跟現時的丈夫談著遠距離戀愛,那年她15歲、他19歲。「到了18歲,我就跟丈夫訂婚了,我在19歲時完婚。」
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早婚早生反而讓我提早享受自由生活。
她說即使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早婚,加上印度人身分,難免曾被人套上刻板印象,以為是家中安排的相親婚姻。「我都回答說不是,我跟他是真的墜入愛河。當你有預感知道要結婚,你就會結婚了。」婚後不久就懷上第一個女兒,現在的她已是三位女兒的媽媽。「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早婚早生反而讓我提早享受自由生活呢,她們都已經20多歲了,二女兒最近更訂婚了!」她一臉喜悅,也同時似是有點苦惱;或許第一次當岳母總會有點緊張?特別是生活在大家族當中。
結婚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締結姻親在夏利里拉家族裡,當然意味著重大的身分轉換。雖然自小就認識夫家,但Reyna坦言初嫁來香港時也有不少要適應的地方。「這跟小時候來香港玩是不一樣的,大家族自然有很多規矩,每個人也有他的職責,這些都需要時間調適。當然我從小就已跟家族成員認識,所以相處是舒服的,只是當身分從『世姪女』變成媳婦,你就是家族成員,位置自會不同,言行舉止的標準也會不一樣。」 她說她有六位「奶奶」,因為作為夏利里拉家的媳婦,不單老爺夏利博(Bob Naroomal Harilela,在家中同輩排行第四,尊稱為「四班」)的太太是奶奶,老爺每位兄弟的太太亦都是奶奶。雖然有大家族的規矩要守,還有六位「奶奶」要侍奉,家族的親密關係對她來說是相當溫暖的,她不忘提及老爺的二哥、被尊稱為「二班」的夏利萊(Hari Harilela)常掛在口邊的貼心說話:「待你的媳婦如同你的女兒,女兒是要榮耀夫家家族的,你真正的女兒是你的媳婦。」
姐妹倆的公關公司
既為香港印度望族媳婦,理應可以大條道理悠閒地過闊太生活,Reyna卻選擇跟姐姐Shirley一起成立了公關公司Bonvivant & Bellavita(簡稱BV&BV),她說一切都來得很自然。「Uncle Hari(夏利萊)的孫女跟我和姐姐在1999、2000年左右合作開了家公關公司Chi,雖然公司之後沒有再繼續營運下去,但我在過程中學習了不少知識。然後某年,紐約設計師Rafe來港,為自家品牌進駐Lane Crawford作準備,那時我們認識Pedder Group的高層周嘉玲,她請我們幫忙邀請好友來支持,所以我們就這麼做了。她很impressed我們邀請到的人,於是之後不時請我們幫忙,漸漸我跟Shirley就覺得,我們是不是該收費?哈哈!既然我們之前已有了經驗,現在也可以替Lane Crawford做公關啊。這就是故事的開始,我們在2005年成立了BV&BV,以小規模的精品公關模式運作,一直至今。」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現在很多人穿得漂亮是為了拍照打卡,社交媒體的力量很大,KOL收了禮物來活動拍照出post,那些真正有消費能力的人的曝光率似乎就被忽略了,我感覺有點失去平衡。
BV&BV從一開始已定位走奢華精品路線。「原因是我們懂得甚麼是奢華,當中的美學又是甚麼。不過話說回來,當年對於『奢華』的定義是很簡單的,那時的社交圈子也較小,大家的生活風格也相近,都是追求品味的人,喝香檳吃魚子醬的日子彷彿天天在發生,氛圍是快活的,當然我們也珍視所擁有的一切。」她說從公關角度而言,現在的市場環境很不一樣。是因為大家花錢更謹慎嗎?「我不認為這跟是否願意花錢有太大關係,倒是思考模式不同了。現在很多人穿得漂亮是為了拍照打卡,社交媒體的力量很大,KOL收了禮物來活動拍照出post,那些真正有消費能力的人的曝光率似乎就被忽略了,我感覺有點失去平衡。」 她說疫情這幾年對她的工作當然有影響,但她無意跟隨主流將資源轉戰網上。「那時四周開始流行用Zoom來開virtual party,但結果是漸漸許多人都有Zoom fatigue了,對吧?我認為這不適合我們,BV&BV是要面對面的,我們是小型精緻的boutique style。」當然她亦非守株待兔,而是將客戶層面從精品品牌擴闊至高級餐飲,作為應對之策。「因為人總是要吃飯吧!」她笑說。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唯一擁有事業的媳婦
姐妹倆都嫁入望族,但都選擇工作,不做少奶奶,Reyna說因為對她們而言,「這樣的生活才有目的與意義,也讓我們擁有『自己』。」原來在夏利里拉家族的同輩媳婦當中,她是唯一一位擁有自己事業的;一般而言,那一代的媳婦並不被容許工作,不過話雖如此,「Uncle Hari很喜歡在家裡舉行不同的活動聚會,邀請政商名流,平均每星期有三、四次。所有家族成員都要參與,所以基本上就已像是在工作,對吧?」
這樣的生活才有目的與意義,也讓我們擁有「自己」。
一天老爺夏利博提起她跟姐姐在外為品牌做公關。「他問,所以妳們有在賺錢?我說是。他回答,有收入不錯,對孩子是好事。」就這樣,老爺輕輕巧巧地「認可」了這位媳婦的事業。「我的工作能夠獲得他的祝福,我感到很高興。」兩姐妹合作開公司,她說好處是無論如何都會支持對方。「Shirley很擅長聯繫不同的人,亦由於她較早搬來香港,對於這裡的社會環境、文化習慣都很熟悉,她的記憶力也很好,會記得每個人的名字和跟他相關的事。」她說二人都是好客之人,特別愛向外地來的朋友介紹香港好去處,駕車帶他們到處體驗香港。「我們的公司曾經有六個人,包括我跟Shirley,現在則暫時只有我們兩個,因為我們正在進行重組,計劃將一切帶回疫情前的軌道。」
新一年 新身分
在新一年,除了繼續經營BV&BV,她表示有意鑽研室內設計和布置。「我很喜歡布置和裝飾,家裡也有很多讓我發揮的機會,像是各式各樣的聚會派對,家族成員的結婚周年紀念等,我很喜歡到花墟和深水埗採購呢。」她說已修讀過相關課程,很想趁新一年有空時繼續。「公關工作有時也會涉獵到室內布置,要是將來可以朝著兩者兼顧的工作類型作發展,那就真的很理想了。」她也計劃回到出生地菲律賓,探望一些老朋友。當然,還要籌備二女兒的婚事。「雙方家族已約好下星期見面,好好商量要怎樣準備了。」即將榮升岳母,再多一項身分的Reyna,新的一年大概只會更忙碌,也更精采。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Text: Monica Ng Photography: Raymond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