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有部份人仇富心態嚴重,例如近來有文章高唱樓市大跌5成,將出現10幾萬個負資產,更離譜地大唱逾3成投資者破產等等,此等幸災樂禍的文章,並非只是評論樓價升或跌這麼簡單。對於一些移民他國還沒有找到工作的港人,以及在香港賣了樓又未能重新上車的原業主,他們渴望樓價大跌,筆者是理解並寄予同情的;但如果純粹是希望樓市大跌讓一衆業主破產收場,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心態,筆者就不敢苟同。
樓市股市是經濟重要部份,一個穩定的市場才能使本港經濟健康發展。君不見内地中央政府全力支援經濟,推出「適度寬鬆貸幣政策」,史無前例大發10萬億元國債,目的就是要拯救地方債務,刺激內部消費,更重要的是要穩住樓市股市,如今一線城市樓市開始復甦,樓價也開始回穩,內地民眾為什麼沒有出來反對?因為救市是在支持經濟,大家都知道應以大局為重,這一點,香港網友要好好學習。
回說香港樓市與股市,從去年的各項成交數據顯示,中資、外資和一些教育機構似乎比港資更有信心。比如今年9月底10月初,股市曾經有幾天出現破紀錄的3千億元至6千億元成交,原來竟是外資投行機構在大手買入;樓市也有不少大額成交,如中資華潤隆地、集友銀行分別以20億元、12.98億元買進商場、商廈;外資星展銀行以逾13億元買進中環甲級寫字樓;還有包括宏利金融亞洲主席、滙豐投資管理環球行政總裁、星展香港行政總裁、摩通私人銀行亞洲董事總經理等,這些「老外」個人都豪擲數千萬元在港置業;更有非工商界的各大教育機構,都紛紛大手數以十億計
買入商業物業和在準備積極入市之中。
千億財赤嚴重 港府必須正視
反觀另一邊廂,擁有主場之利的本地財團,卻似乎仍然信心不足,大家均處於觀望狀態。今年港府的賣地收入只有17.42億元,創5年新低,加上私人項目的補地價金額65.7億元,全年合共只有83.12億元,與往年的千億元賣地收入出現天壤之別。為什麼扎根香港長期錄得盈利的本地實力財團會按兵不動?外界歸咎於他們不投地是不愛國愛港的表現,然而這些本地財團並沒有轉移資產,他們仍然擺放最重大的資產在香港,長期將香港作為企業總部,視香港為自己的家,顯然他們仍然在等待時機的來臨。
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為何中資外資比港資更有信心?當然,要令市場活耀起來,本土財團的取態至關重要,就如不肯投地,相信本地財團的謹慎作風,是有感樓市前景不明朗,從買地、規劃、建築到封頂完工取得入伙紙,整個投資過程需要好幾年時間,各項投入成本昂貴,今天賣樓價格明顯下跌,項目隨時虧損離場,當開發商必賺錢的神話已破滅,起碼短期內難以改變這種現象。在商言商,上市財團也需要向股民交代,試問地產商又怎會還熱衷於買地蓋房子呢?
港府今年的財政赤字高達千億元,如果不計算發債當收入的大約900億元債券收益,恐怕赤字要近2千億元,數字相當誇張。執政者尤其是財金官員,需要認真作出檢討,應該學習內地政府救市的決心,收起以往強硬打壓樓市的態度。既然要大量引進人才,就必須有足夠的企業和平台讓人才去發揮,要製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官之道需要創新和包容。今天的地產市場仍然是經濟重要一環,必須想辦法振興樓市,推出更惠及工商企業的樓市措施,港府需要增加賣地收入和地產稅收等,但
也要讓投地的財團和買樓的人有一點點盈利。這樣的話,賣地成績就會好轉,港府赤字也會減少,締造雙贏局面。
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常務顧問
蔡志忠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