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二月/某些動作與陰影」
或許你曾於香港大大小小的音樂節,如 Clockenflap, Freespace Jazz Fest 等留意到香港音樂人 Olivier Cong 江逸天的身影。 他除了憑自己的作品成為香港首位 Apple Music 矚目新人(New Artist Spotlight),也經常接觸如舞蹈、電影、劇場等領域,和不同藝術家合作。
這次,他與城市當代舞蹈團合作,為《某些動作與陰影》譜曲。這部作品的靈感來自詩人北島的《二月》,探索人與城市之間的情感聯繫。
◤ 罕有地花近10個月時間醞釀 ◢
提到這次合作的不同,Olivier 認爲是在籌備表演的早期階段就投入其中。「今次和兩位編舞家——黎海寧 (Helen)和周書毅(書毅)——有很多時間討論。相比於以往僅負責音樂的角色,這次我參與得更深入,甚至對動作和概念的構思提出想法。」
《某些動作與陰影》名稱來自《二月》最後一句:「書中的二月/某些動作與陰影」。去年五月,Helen 已開始挑選一些北島的詩給團隊閱讀和討論。「大家會分享對作品的感受和看法,從而更深入認識彼此。在香港,有長時間醞釀一個演出很罕有。像創作電影音樂,往往只有一兩個月就要完成整個製作過程。」
◤ 總受過往經驗啟發 ◢
雖然 Olivier 經常遊走於不同類型的合作和創作自己的音樂,但他認爲作品與作品之間從不會「斷開」。過往創作、演出經驗總會以某種方式影響到當下的創作。「我在上個月澳洲的表演中認識了一位美國音樂人 William Basinski。他使用卡式帶呈現非常獨特的聲音質感。我很認真聆聽他的表演,發現他的作品中有許多對回憶,對情感的特別看法。因此,我受啟發創作了一首名為《William》的音樂放在這次表演。」
雖然《某些動作與陰影》是一部以舞蹈為主的作品,但 Olivier 認為,自己的靈感並不僅來自舞蹈動作本身。「當代舞蹈通常著重表達一些抽象的意思,而兩位如何看待當代舞蹈,如何解讀文學,對我的影響比動作本身更深刻。同時,兩位的創作角度有很大的差異。以往的合作對象多是一位藝術家,這次我則需要作為橋樑,在兩位編舞家的視角中尋找共同點,並用音樂串聯整個作品的情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磨合。」
◤ 每個人對「家」和城市的看法都不一樣 ◢
詩作的作者北島生於内地,先在歐洲與北美洲旅居,最終定居香港。這種漂泊經歷下創作的詩作恰恰與 Olivier 的經歷不謀而合。從英國畢業後回到香港,他曾透過自己的作品《Tropical Church》探索「家」的意義,而這次的創作再次觸及這個議題。
「確實,其實不只我,團隊成員中,書毅來自台灣,曾經在香港居住數月,對這裡產生了一定的情感,但之後又要前往德國。舞者同樣來自不同地區,包括內地、台灣和香港。這種不斷流動的狀態令每個人對「家」和這座城市的看法都不一樣,形成非常有趣的對話。這正好與《Tropical Church》中我試圖探討的議題呼應——不知道『家』是否有一個答案,但問對問題本身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Olivier 補充:「當光線出現,動作和陰影便會隨之而生,但最終這一切都會煙消雲散。存在過的事物是否留下痕跡,也許最終並無所謂。這種稍縱即逝的感受對我的創作有很大啟發。」
過往 Olivier 經常將城市獨有的聲音融入音樂中,但在這次合作,反而在過程中刻意減少了這些設計。「因為我發現,觀眾從街道走進劇院時,已經帶著屬於城市的特質。」不過 Olivier 也透露,演出依然會加入許多和回憶有關的 sound texture ,呈現一種層疊感。入場觀眾值得多多留意。
演出資訊:
《某些動作與陰影》
𝘾𝙚𝙧𝙩𝙖𝙞𝙣 𝙈𝙤𝙫𝙚𝙢𝙚𝙣𝙩𝙨 𝙖𝙣𝙙 𝙎𝙝𝙖𝙙𝙤𝙬𝙨
▍15, 21-22.2.2025 | 8pm
▍16, 21-23.2.2025 | 3pm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Shouson Theatre, Hong Kong Arts Centre
▍$320, $240, $180
▍門票現於art-mate 及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oliviercong @ccdc.hk
想睇更多同類型文章:https://www.instagram.com/besides.music_/
支持 Besides:https://www.buymeacoffee.com/besidesmusic
樂迷投稿: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XQhj2bTugDRTnF2-HkOwemGjHSm9OYGqwn5NBeAWhT1VU-w/view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