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美國電影《Starship Troopers》,《星河戰隊》(台譯:星艦戰將)常在兒時的電視機重播:槍林彈雨大戰外星蟲族,血腥刺激,情節貫徹荷里活的戲劇張力,引人入勝。
故事直接淺白,講述地球殖民其他星球,意外引發蟲族戰爭,政府召集人民出戰。主角及其友人應徵,甘心為國家打仗,失去戰友、情人,終於捕獲了蟲族首領。
看似簡單的商業科幻片,背後隱含象徵。《星河戰隊》上映時飽受批評,指其擁護法西斯主義,票房因普遍負評導致收入不如預期,後來卻被視作一流的科幻電影,扭轉影史評價。
導演Paul Verhoeven曾因誤解反駁,相當不滿。電影改編自美國科幻小說家Robert Heinlein同名作品,小說歌頌軍國主義,而導演是曾經歷二戰納粹統治的荷蘭人,希望經由改編,解構小說的法西斯傾向。
民主衰敗之後,退休軍人接手管治國家,要有投票、生育等權利,必須是聯邦公民,前提是服兵役為人類去除萬惡的蟲族。任何的價值,都比不上集體意志、武力。
電影安排士兵在洗澡時自白入伍原因:為了未來擔任政治家;可以生兒育女;已經有哈佛名校收讀,退伍可免除學費;窮人渴望離開農場的工作,唯有當兵。
換言之,電影表面是荷里活式大電影;骨子裡,埋藏諷刺、解構極權的象徵。導演希望呈現反烏托邦效率至上的世界,迫使觀眾思考、發問:這些人瘋了嗎?
例如,電影在主線多次穿插政府新聞,摸仿軍事獨裁的宣傳風格,光明正向。小孩不斷踐踏地上的蟲,為國家服務,將軍火拿給小孩試用,笑得天真燦爛。
殖民、法西斯等,都強調他者非人化,只要將有血有肉、情感的生命標籤,像曱甴這種具厭惡性的蟲類,下手自然不必留情。這呼應電影刻意強調蟲族的醜陋,士兵滿臉蟲血也不改容。
另外,美術設計亦參考納粹、法西斯。聯邦政府的旗幟,以及軍隊服裝的風格,都源自納粹德國、意大利黑衫軍的設計,透過這些模仿,加強所反諷的集體至上。
對比1997年《星河戰隊》遭指是親納粹,備受誤解之後,如今終於得到重新審視。與其說歌頌,實描繪了戰爭的反智無情,令一代又一代的人放棄生活投身戰場。
電影與社會文化,往往是互動、再詮釋。在現今極權崛起,戰火未休的時代動蕩,涉及科幻、極權、軍事宣傳及洗腦的電影,愈來愈值得我們再度觀賞,發掘其中深意。
──────
想睇更多文藝嘢,歡迎Follow德尼思化:
留言 2
Miles
經典!
02月07日06:11
BW
十足十講緊黃手足家鄉美國,崇尚強者,弱肉強食,戰爭,同洗腦宣傳
02月07日00: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