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大學研究團體推算未來極端天氣 2043年雨量可達9月黑雨的2倍

am730

更新於 2023年11月27日08:19 • 發布於 2023年11月27日08:19
大學研究團體推算未來極端天氣 2043年雨量可達9月黑雨的2倍(李朗僑攝)
大學研究團體推算未來極端天氣 2043年雨量可達9月黑雨的2倍(李朗僑攝)

極端天氣影響全球,香港在9月便遇上世紀暴雨,令廣大市民狼狽不堪,若能預知颱風的威力,必能未「雨」綢繆。中大建築學團隊聯同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團隊,結合中尺度天氣研究和預報模式(WRF)氣候模型及本港複雜的城市環境數據,推算出由過往10年,至2040至2049年極端降雨及酷熱天氣的趨勢。研究發現極端降雨日趨嚴峻,本港於2040至2049年的最高1小時雨量可達230毫米,相比9月的黑雨紀錄增加逾4成,「百年一遇」暴雨甚至會變得更頻密。

在是次研究中,研究團隊以科學氣候模型,計算未來天氣趨勢。科大數學系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講座教授馮志雄解釋,團隊以香港2001年起的颱風數據作推算,「如果同一樣既颱風,喺未來高1.3至2度嘅環境到來」,從而計算極端降雨及酷熱天氣情況。

2094年雨量可能達291.5毫米

他表示,結果令人擔憂,因2040至2049年出現極端降雨的機率由過去的54%升至73%;1小時雨量更可達230毫米;而在2094年雨量更可能會達291.5毫米。「我哋係時候要思考下,我哋嘅城市頂唔頂到咁既天氣。」馮志雄說。

除了極端降雨,酷熱天氣問題亦日漸嚴重。港大建築學院副教授任超指出,經模型推算,本港熱夜日數的10年平均值會由32日增加5成至約48日;最長連續熱夜日數的10年平均值亦會由8日增加至約10日,而單次最多連續熱夜更長達15日。 她續指,本港熱夜數目增加帶來的健康風險更甚於日間酷熱,是次推算於本世紀中大幅增加熱夜,將進一步為市民帶來健康風險。

現時數據是保守估計

而研究項目負責人、中大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表示,是次研究結果希望能夠為政府提供數據設計基建,應付未來氣候變化。他強調「我哋唔可以用過去嘅數據,設計將來嘅城市」。他亦直言,現時數據以保守形式估計,未來天氣仍受碳排放等因素影響,若是如此便要重新計算。

吳恩融指,現時政府首要任務是加強各界正確認知其嚴重性和潛在影響。以暴雨為例,過往有市民認為在黑色暴雨警告下仍然可以外出或趕回家,在極端天氣新常態下,市民現在開始應該更注意保護自身安全,盡量留在室內的安全地方靜候暴雨過去,遠離水浸區域和斜坡等。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