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濕疹】濕疹不適難忍受!濕疹全攻略 附紓解病情小貼士

高燒 Gofever

更新於 2024年11月25日10:17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5日02:00 • 高燒 www.gofever.com.hk
【濕疹】濕疹不適難忍受!濕疹全攻略 附紓解病情小貼士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也被稱為異位性皮膚炎。它通常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的皮膚狀況,可以在不同年齡段出現。根據香港醫護聯盟轄下的濕疹關注組在8月進行的一個國際病人組織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共330名濕疹受訪患者中,有116人來自香港。當中更六成受訪者的病情屬中度至嚴重,三分之二患者認為治療無效,三分之一人認為等候治療時間長。關注組更補充2019年曾有研究指有44%濕疹的患者因病情困擾曾產生輕生念頭,可見濕疹的折磨嚴重。

濕疹是什麼?

據國際濕疹協會指,濕疹又稱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可再細分為七種類型。濕疹患者的皮膚一般會感受以下幾種狀況:

  • 皮膚乾燥、粗糙,甚至出現龜裂
  • 出現紅斑,伴隨著發紅和痕癢的情況
  • 受濕疹影響的皮膚區域可能會出現腫脹、膚質粗糙或起泡的狀況
  • 濕疹的皮膚區域可能會出現潮濕或溼疹

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濕疹成因,不過有可能和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皮膚屏障功能失調、環境因素和過敏反應等因素有關。雖然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患者可以嘗試使用溫和的皮膚保濕劑減輕濕疹症狀、避免接觸刺激性物品、塗抹或服用控制病情的藥物和避免過度洗擦皮膚等方法以緩解不適和阻礙病情惡化。

什麼因素會誘發濕疹?

可以誘發濕疹的因素很多包括接觸如塵螨、寵物毛髮、花粉、霉菌等可能觸發濕疹的物品。另外,如奶製品、魚、雞蛋、堅果等亦是一些有機會刺激濕疹的食物。除了接觸和進食的東西有機會影響病情外,若有運動習慣也要留意;過度激烈的運動或運動後未及時清潔皮膚亦是誘發或加重濕疹的原因。

其他個人因素包括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皮膚屏障功能失調和情緒壓力和焦慮也可能會影響免疫系統和激素水平,進而導致濕疹的出現。在潮濕、天氣變幻莫測的香港,氣候變化更是其中一個最大誘發濕疹的因素。若天氣過度寒冷或極度乾燥、潮濕都可能會刺激患者皮膚造成濕疹。

濕疹發作怎麼辦?

從中醫角度看,濕疹有可能是因為濕熱、脾虛或血虛引致;而對應每種形態的濕疹用藥都不同,故此患者不應該自行調配藥方。

濕疹患者想降低發作機會可以嘗試戒口,忌食蝦、蟹、牛、羊、鵝、竹筍等 ⌈發物⌋。 ⌈發物⌋ 通常指的是一類具有 ⌈發散⌋ 作用的中草藥或食物。另外,如凍飲、魚生等生冷食物會傷脾胃,患者也應該避免或控制攝取量,以免使水濕滯留體內。芋頭、糯米等較難消化的食物也不推薦食用。

若果患者是偏熱體質,建議減少進食朱古力、煎炸食物、荔枝、芒果、酒精等濕熱和燥熱食物,以免令身體積熱。

從生活入手改善濕疹狀況

中醫有理論說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經絡運行到膽肝經的時段,想要排毒和修補身體就必須徹底熟睡。濕疹患者若在晚上11時前入眠就可以清除體內毒素,讓濕疹快點消退。另外,有提到壓力和情緒也是影響病情的因素之一。中醫認為壓力可致肝氣鬱結、肝火旺盛,而長期精神緊張則會傷到脾胃、阻礙排濕功能,進而誘發濕疹。

建立恆常的運動習慣不但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機率,還有行氣活血、減壓解鬱的作用。運動中所排出的汗水還有祛濕排毒之效,對改善濕疹有正面影響。若平常沒在運動,建議可以從簡單伸展、散步、太極等運動入手;待身體適應後逐漸加強強度。可是需注意,運動後記得盡快輕輕印乾汗水,以免皮濕疹患處受到刺激。

紓解濕疹妙法

濕疹目前還沒有完全可以治療好的方法,但是可以透過下面幾招幫助緩解不適。

一,皮膚受到刺激會加劇濕疹病情,故此建議秋冬減少穿毛冷類衣服並改穿寬鬆、棉質衣服,把皮膚刺激的機會減到最低。

二,過熱的水洗澡不但會刺激皮膚,同時還會令皮膚狀況更加乾燥;建議不要用普通的沐浴露,因為當中的成分有可能刺激患處。推薦選用專門針對敏感和受損肌膚設計的濕疹專用沐浴露,裡面不含如香料、染料和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甚至還加入保濕劑和鎮靜成分更有利於舒緩皮膚不適。

三,濕疹皮膚會出現乾燥、痕癢情況,患者可以時常塗潤膚膏以保持皮膚滋潤。

四,多攝取如水果、蔬菜等富維生素類食品,有助保持大便通暢。

五,可以諮詢醫生後選用中藥外用產品緩解不適。如塗抹紫草膏,有舒緩濕疹、祛暗瘡印、脫屑型主婦手濕疹、唇炎唇瘡等功效;另外,使用紫草皂洗澡有助滋潤肌膚,預防和緩和乾燥、增厚、有鱗屑脫落的皮膚。

濕疹患者不但需要面對疾病帶來的不適,還需要面對社會的異光。曾有患者分享因濕疹發作需要包紮手腳外出時遭路人歧視的經驗,亦有研究指有44%濕疹患者曾有自殺念頭,36%更有可能曾經自殺。其實濕疹是不會傳染的,而且患者亦須無比的勇氣和耐心面對病情;社會應多給予患者支援、安慰和釋懷。

#高燒生活#疾病病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