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8成為病毒性B、C型肝炎引起,另約有2成是脂肪肝所引起。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一名男子15年前曾被診斷出有脂肪肝,雖然他不抽菸或喝酒,不過因為愛喝含糖飲料,導致嚴重肝硬化,最後只能換肝保命。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近日在臉書分享案例,有位48歲男性病患,在15年前曾經找過錢政弘看診,當時33歲的他身高163公分、體重95公斤、肝指數過高,有中度的脂肪肝,沒有B肝或C肝,也沒有喝酒或抽煙,診斷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錢政弘透露,可惜病患看了一年,後來就沒有回診。直到去年他再就醫的時候,已經是吐血來醫院急救,經檢查發現有嚴重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和大量的腹水。錢政弘拿該病患的電腦斷層、腹部超音波影像和14年前的舊片相比,發現肝臟的邊長少30%,推算這位病患的肝臟體積縮小了只剩原來的3分之1。
錢政弘解釋,肝臟硬化縮小後,肝門靜脈壓力上升,腹腔內的血液無法回流到肝臟,就會持續產生大量的腹水及食道靜脈瘤,到了這個階段,治療方式只有換肝一途。
錢政弘表示,一般慢性脂肪肝炎,平均每7.7年肝臟纖維化會嚴重一個等級,大約30年會肝硬化,而且還會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最高多2.5倍。面對這種狀況,應該要積極減重,讓肝臟的脂肪減少,才能避免肝病惡化。
錢政弘說,過去一年裡,這位病患每隔一到兩週,必須到醫院抽出腹水,緩解腹脹的症狀,平均每次抽5000 毫升,計算下來總共抽了約20萬毫升(200公升)的腹水,真的是苦不堪言。所幸,最近奇蹟出現,一位年輕人因為發生意外重傷,家屬願意遺愛人間捐出肝臟,這位病患才有幸能「換肝」續命。
錢政弘進一步透露,其實這位病患非常愛喝「含糖飲料」,只是他沒想到這樣做會讓肝臟的纖維化加速,提早肝硬化,跟喝酒一樣傷肝。當初病患只是以為是自己太胖沒在意,一直到雙腳水腫,走路會喘,甚至吐血才看醫生。
最後,錢政弘提醒,其實肝硬化也不是完全沒有症狀,像肚子變大有腹水,就是肝硬化的表現。脂肪肝問題可大可小,檢查報告出現紅字,就已經是警訊,別置之不理,要積極減重護肝,因為惡化速度可能比想像中的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