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官媒回應|外資大規模撤離? 人民日報: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 沒跟上變化的外資撤出

BossMind

更新於 02月10日03:19 • 發布於 02月10日03:30

對於網上有關「外資正在大規模地從中國撤出去」的說法,官媒《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文章回應,指去年全年內地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下跌27.1%,但新設立外資企業數量丫按年增長9.9%,直言「在討論外資是否撤出中國時,先要搞清楚『中國還需要外資嗎』?」

文章指,近年來一些沒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撤出了,更多技術含量高的外資進來了,快速反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企業才能獲得成功。一個持續發展、動能強勁的中國,一定是外資眼中的「香餑餑」;但同時,一個充分競爭、市場開放的中國,外資企業必須拿出看家本領才能站穩腳跟。

文章以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為例,指其近多關閉許多門市,並多次傳出「撤離中國」。然而,事實是旗下的山姆會員店於去年12月在溫州開設全國第52間分店,2024年第三季度在內地銷售淨額更錄得17%增幅。

這矛盾恰恰反映中國市場的變化,在消費需求個人化、多元化趨勢下,在本土零售企業強勢崛起下,傳統商業模式在中國行不通了,快速反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企業才能獲得成功。一句話,時代在發展,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中國與外資的相對關係也有了新變化。

現在,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資本緊缺轉向資本富餘,從注重引進外資轉向「引進來」「走出去」並重,一些網友認為「中國沒那麼需要外資了」,一些外媒借此鼓吹「中國不歡迎外資」。但資本富余和「走出去」並不意味著中國不需要外資。加快構建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外資仍是關鍵樞紐。

內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包括舉辦進博會、鏈博會,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給予外資國民待遇等措施。這些政策令外資進入門檻降低,吸引更多中小型外資企業進入市場。

至於引資規模為何下降,文章認綜合兩個短期及長期原因:首先是2021年至2023年連續3年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後,2024年有所收縮屬於正常調整;其次是全球跨國投資趨向服務業化及輕資產化,利用外資規模與新設企業數量之間也會出現階段性反差。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