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繁華發達,在現代往往意味了,藉文明的姿態排斥、隱藏人類以外的存在,那些危險、陌生和不受控制的事物,都逐一剔除日常生活。
但牠們仍然活著,偶然在陰影暗角現出真身,總會嚇得你我心跳加速,甚或尖叫。
香港詩人恭子汶,窺見城市背後文明的反面,其創作常聚焦各種動物,作為實體,也化成象徵,與城中時事、人類世界對話。這造就他的詩風,除了流暢純熟的技巧,富有知性哲思,讓人讀之反思。
不同
我問
一頭鯨魚與一艘海鮮舫
有何不同
他們惋惜地說:
不一樣
生死有別
我問
一頭鯨魚與2000隻倉鼠
有何不同
他們不耐煩說:
不一樣
人命關天
我問
一頭鯨魚與抑鬱自殺的人
有何不同
他們氣急敗壞:
怎能一樣
自作孽
不可活
我問
一頭鯨魚與香港
有何不同
他們樂了
這題的答案他們知道:
當然不一樣
一個死了可惜
另一個卻不
正所謂「一條小抹香鯨擱淺係沙灘」,香港新聞不時都彈出「鯨魚」二字,獵奇與保育,如何衡量各種價值取向,往往成為城中爭吵的熱話。
詩人借此種「不同」的度量衡,對比香港其他時事,像海鮮舫的沉沒、倉鼠因防疫慘死、抑鬱自殺的群眾,以至最後拿出整個香港。
通篇每節開首皆為「我問」,結構工整,屈原問天,此詩問的對象卻是「他們」 — — 香港人。這種提問顯見層遞變化,由死物、動物、人類和城市,具有強烈的社會議題傾向,機智幽默。
前三者,「我」都問得他們帶有負面情緒,惋惜、不耐煩及氣急敗壞,這是源於比較的兩者事物皆有價值。
到了「香港」,全詩收結的關鍵,也是最玩味之處:到底何者死可惜,何者不?當然,「他們」(我們)都知道答案,只有這題的某一已經全無價值,樂得不必可惜。
野豬賦
亡命的,我們
同病相憐。如此鬱郁的熱帶
叢林一隅,並不屬於我
與你。被豢育或就此放浪
你情願後者
要平靜了。孩子,別去聽
街的狂嘯。土地的祖靈
囑咐過,河的一側是燃燒的
樹。他們仍造著
健康人的夢
是的,你更情願懷孕
以漿果,汁液或是根莖
產下,一代接著一代的孩子
讓牠們如你
無恙地穿起赤裸
夜裡,你重新誤讀星圖
當僅僅一蔟忍冬花照見自身
由鯨魚至野豬,前者屬於廣大海洋世界,游離遷移,不必棲息於港,但後者則是香港本土常見的生物,與香港人共存一片土地。正因如此實在,才能寫出野豬之賦,體物言志,具有更深層的象徵。
豬隻在城中逐一消失,「亡命的,我們/同病相憐。如此鬱郁的熱帶」,直指人豬同樣陷入險境。這熱帶叢林的一隅,除了被豢育,就有放浪一途,而野豬(或像野豬尚具叛逆獸性的人)選擇了後者。
「要平靜了。孩子,別去聽」,抒情的呼喚。人豬雙寫,棲居同地,「街的狂嘯」、「土地的祖靈」,對照是另一側燃燒的樹(或高樓大廈),仍舊假裝自己能做健康人的,終究不切實際的夢。
對抗文明壓迫,唯有繼續繁衍,繼續讓生命一代一代延續,「無恙地穿起赤裸」。這或許是所謂自然、流放,最可行的做法。當然,懷孕不一定指向生兒育女,更廣義來說,是某種傳承的連結。
我如此想像著「你」,選擇放浪的邊緣存在,在光明照射之外的忍耐,事實殘酷,語調溫柔。宇宙星圖的事物命運,誰能不有意無意地「誤讀」呢?忍冬花的花語是「犧牲奉獻的愛」,照見自身,唯愛而已。
花間對答
還必須默禱(多久)
才能收穫生命?死的儀仗仍在進行
牧鈴為路,氂牛揚首如頂禮
有人緩歌而上,沿溯霧的遺物
要越雲的脊椎潛逃
往更遠更無人的荒野,我們
是否必須捨棄(甚麼)
蝴蝶收割泥土為食
直到日落。文明脫韁而縱
是地殼上整片苔蘚
(是人類欲望的圖騰)
於是我挪動光源,使所有關節作響
四方,宇宙彷彿佈景脫落
透過大象的眼,我們才得以懷抱
一切。卻必須學習(回來)
定義,像是生命或荒野或文明
是否會有更為簡單的,譬如彼此
分享紙張(因對話的不必然)
分享花園(因解釋的不必然)
譬如大地為人類準備的一頓晚餐
我們合什,默禱
直到日落
如果說前兩首立足香港,〈花間對答〉則跨越到遠方。詩中雖未言明,我們仍可推想像西藏、尼泊爾等地,展現「荒野」與「文明」之對照。
「花間」,相對人間,屬於自然世界。如若用粵語的「梅花間竹」,連繫「對答」,則可見全詩人類(詩人)的發問,以及大自然的應答。
像〈不同〉一詩,此作是以問句推動全詩的表述。相異者,除了顯見結構不一,括號的用法特別值得留意,帶來雙重問句的效果,也加強了詩人的思辨(有如高山回音的迴響不絕,召喚你我展開思索)。
每一問句,都有動物意象配搭(氂牛、蝴蝶、大象),一層又一層,探討面對死亡,思考文明的捨棄,以及回到自然的豐富和原初。
我們要了解自己,必須從他者的鏡子、角度,反映事物,「透過大象的眼,我們才得以懷抱/一切。卻必須學習(回來)」。這種學習,其實是回來,去除的為道日損。
縱觀全詩前後的兩個默禱,前者是問,後者是答。我們不妨視此詩為詩人的一篇禱詞。
禱詞的對象是什麼呢?關鍵在於「譬如大地為人類準備的一頓晚餐」,回應「還必須默禱(多久)/才能收穫生命?死的儀仗仍在進行」,乃飯前禱告(飲食作為生死的重要思辨,維繫存活之必要)。
詩歌不用指向任何實存宗教,本具昇華的可能。詩人對無數動物靈魂,合什,是對生命的感恩與敬畏。
──────
想睇更多文藝嘢,歡迎Follow德尼思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