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吳安儀上月落實相隔兩年重返世界桌球巡迴賽的職業賽事,她相信今次消息對教練和運動員來說,都可以專心計劃未來的比賽。這名「四眼Cue后」又希望,消息可令一班接觸桌球的青年,或準備給子女嘗試玩這運動的家長可「放低疑慮」,「放心給子女選擇桌球作為興趣或職業,亦相信香港桌球更加容易變得普及化」。
26歲桌球港將張家瑋投身體院全職運動員近10年,承認現在打職業比賽也很依賴體院資助,「一路好幸福有體院資助,無憂慮地打比賽,畢竟很多巡迴賽都在歐洲打,如下月初要到英國參加世界賽外圍賽。不過未能留級時都要繼續比賽,所以出現這個好消息可以更專心打比賽」。他提及桌球若未能留級,最大影響其實是失去訓練場地和教練,「始終由細到大都在體院,有哂設施和教練團隊支援」。
23歲網球港將王康怡,自2017年轉全職運動員至今,一直都在體院訓練的她,此前都有跟身邊球手討論網球能否留級一事,承認有感少許壓力,現可更專注比賽,「住宿、食飯以至物理治療都可在體院,留不到的話,之後訓練場地可能要靠香港網球總會,但香港都有不少球手,總會如何分配資源會是問題」。她續稱會在7月舉行的世大運及年底的全運會爭好成績,以助網球繼續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