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女子關節卡卡開不了口! 醫揭顳顎關節症候群風險因子

NOW健康(TW)

更新於 06月07日09:12 • 發布於 06月07日08:51 • 陳郁茹 報導

【NOW健康 陳郁茹/台南報導】20歲女性因右側關節不時會卡住,導致張口困難,就醫後經局部麻醉,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關節,增加關節內空間,再搭配開口復健,改變生活習慣,關節才不再卡卡。另1名18歲女性則因左側關節疼痛2個月,雖配戴咬合板治療,但經半年仍未見改善,張口只剩2公分,推測可能因課業壓力大、磨牙習慣有關,就醫後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左側關節盤不可復位之前置型錯位,門診局部麻醉下,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關節,將沾黏的纖維鬆開,改變關節內發炎無氧的環境,沖洗完成後,注射玻尿酸幫助潤滑,最後張口及疼痛才改善,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和咬合板治療。

民眾壓力大、失眠、磨牙 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

奇美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指出,顳顎關節疼痛或稱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的發生常常是因為突然張大口,例如打呵欠,或吃到堅韌的食物所誘發,原本關節內的關節盤與關節頭活動自如,但當控制關節盤的肌肉過於緊繃,恐致關節盤前置型錯位,進而產生關節活動障礙,開口受到限制。

患者往往耳朵前側或下顎骨後緣,一想開口就疼痛;當進食沒力,想用力咬合就疼痛,此外,也可能發生耳鳴、頭痛、咬肌(嘴邊肉、腮幫子區)痠痛腫脹,雖然隨著時間,症狀會慢慢緩解,但有些病人症狀情況會超過1至2個月,甚至轉變成慢性疼痛。

根據2017年臺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病人節節升高,幾乎每4人就會有1人有此疾病,有些合併有咬肌痠痛,有些會轉移到肩頸痠痛。目前並沒辦法確定什麼樣的人會有這種疾病,但在某些特定的族群,例如壓力、失眠、夜間磨牙、緊咬等習慣的人容易發生。

李偉廷也提到,「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病人除了較為常見的關節盤錯位問題,有些人還會造成關節盤穿孔,且除了關節盤問題,患者可能會因為免疫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隨年紀較大產生退化性關節炎等情形,也都可以統稱為顳顎關節症候群。

治療顳顎關節症候群 改變生活習慣、配戴咬合板很重要

診斷顳顎關節症候群常需搭配初步的環口攝影,嚴重的病人需輔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確認發炎情形及關節頭皮質骨破壞的程度,因為關節炎可能導致慢性疼痛,關節頭不斷吸收,嚴重快速吸收者會造成前牙開咬情形。李偉廷說明,治療上會讓病人以藥物搭配熱敷跟改變生活習慣去做調整,平時避免張大口進食、打呵欠,勿吃太硬或太韌的食物,養成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如果疼痛超過1個月,就會幫病人印模製作咬合板,透過每晚配戴以舒緩關節。

但李偉廷也說,第一線治療以藥物、配戴咬合板為主,長期用藥可能有腸胃道不適、嗜睡等副作用,且咬合板治療需先印模,會花費幾周的製作時間,配戴也可能要1至3個月才看的到療效,過程較為費時。目前研究顯示,立即使用關節沖洗有助於較快緩解疼痛及張口受限問題,另有研究指出,每隔2至4周做關節沖洗及視情況添加玻尿酸注射,有助關節頭骨吸收緩解,甚至還有研究發現能使皮質骨再生。

對於關節疼痛,藥物控制不佳的病人,除了配戴咬合板及關節沖洗外,奇美醫院引進顳顎關節內視鏡手術(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rthroscopic surgery)能解決患者長期疼痛問題。李偉廷透露,保守治療失敗的病人以往須使用開放性關節手術,現今透過內視鏡手術能恢復關節健康,甚至也可一併解決部分關節盤需額外縫合及復位的問題。患者仍要注意的是,儘管有如此進步的手術方式,生活習慣改變及規律配戴咬合板仍是治療及預防顳顎關節障礙症復發的基石。

最後,李偉廷也提醒,民眾如果出現嘴巴張不開、張口疼痛、咬合沒力的症狀,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若有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族群,務必調整生活習慣,配戴咬合板,以避免疼痛再發。

# 首圖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