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日前公布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性教育教材,當中提到遏止性衝動的方法,包括「去球場打羽毛球」,有關建議連日以來成為社會熱話,有議員批「不切實際」。事件傳出海外,被《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主要傳媒轉載及討論,指「打羽毛球」成香港最新「性暗示」。教育局長蔡若蓮事後急急出來解畫,指有關指引是「冀灌輸正確價值觀,非過於保守」。
至今為止,有報道事件的外國媒體,網羅了各國主要傳媒機構,包括《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獨立報》、《BBC》、《每日電訊報》、《獨立報》、以及印度的《新德里電視台》,至於新加坡《海峽時報》都有原文轉載《紐約時報》的報道。至於台媒《今日新聞》以題為「去香港別亂約人打羽球!」。
BBC的報道就指出,教材在香港社交群媒體上引發嘲笑。有香港網友建議「打羽球」可作為性行為邀約的暗號,就像歐美文化圈的「Netflix and chill」、韓國的「吃拉麵」,或是台灣的「來我家看貓後空翻」。社交媒體開始出現有關「打羽毛球」的嘲諷笑話,有人將意指有性關係朋友的用語「FWB」(Friends with benefits)改成「Friends with badminton」。
事件發生後,教育局長蔡若蓮馬上出來解畫。她日前在電視節目上表示,相關教材不是保守,是希望保護青少年,讓他們有正確價值觀,指當他們成長時,要面對更複雜的社會及環境,「無論如何出發點是要希望保護同學,讓他們懂得愛護自已,及尊重所愛的人,同時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任。」
議員江玉歡批評,香港教育局對年輕人克制性慾的方法脫離現實,而且有相當比例的年輕未婚情侶同居,單純呼籲拒絕婚前性行為不切實際。身兼聖公會牧師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管浩鳴亦提到,教材提到有性衝動去打羽毛球的例子「唔夠貼地」,建議如果改為「沖個凍水涼」可能會更加合適。
奧運香港羽球選手謝影雪也在Threads開玩笑表示,「每個人都在約打羽毛球,大家真的都喜歡羽毛球嗎?」
除了打羽毛球外,教材還提出多種運動,從不良活動轉移注意力,並警告學生應穿著得體,避免穿著可能導致「視覺刺激」的「性感服裝」,並提議用「承諾書」訂立「親密界限的承諾」。
瑞典為全球性教育典範
要數全球性教育做得最好的國家,瑞典當之無愧,被公認是全球性教育的典範,也是全球最早推動性教育的國家。瑞典早在1955年推動性教育,是全球最早推動性教育的國家,也是最年輕開始灌輸相關知識國家。
瑞典的性教育運動,配合其積極的社會政策和兩性平等政策,在幾十年的努力下,成為全球性教育最進步國家。瑞典性教育十分注重避孕教育,其次是教育的時間很早,最早從幼稚園開始進行。第三是積極的性教育。例如中學生性教育的第一章是避孕。
與此同時,瑞典也有全球對女性最友善的親職制度,包括親職彈性工時、親職假期、公立托兒設施、兒童津貼等 。所有女性,包括單親女性,都能擺脫因生育而導致的弱勢地位。
香港性教育80年代起實施
香港性教育,可追溯至80年代,但中小學並沒有強制性的「性教育」。政府曾在1986年出版首份《中學性教育指引》,在1997年修訂為《學校性教育指引》,加入了不同新題材,包括性傾向、性暴力和淫褻刊物等,亦把對象擴大至學前及高中學生。
直至2018年,指引從教育局網站下架,截至目前未見任何新指引。局方回應稱「與性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已納入中、小學各主要學習領域、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以及相關科目的課程」。
留言 33
其實都是假的
唔知以為自己返咗去清朝🤣🤣🤣
08月30日15:42
Monchacha
超英趕美,國際級……?🙈🙈
08月30日14:48
純淨水
打羽毛球前要沖個凍水涼,收到,明白
08月30日15:10
Glacier
七出國際???
08月30日16:18
一刀
都算係另類衝出國際!
08月30日17: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