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改變飲食業達人}譚君妍 包裝說故事 買食材看牛的一生

明報

更新於 2022年12月24日17:58 • 發布於 2022年12月24日20:30
{改變飲食業達人}譚君妍(蘇智鑫攝)
{改變飲食業達人}譚君妍(蘇智鑫攝)
以Romie 18的牛奶製作的芝士。(受訪者提供)
以Romie 18的牛奶製作的芝士。(受訪者提供)
Adelaide從農場手中買了Romie 18,因而能夠讀取Romie 18的數據及研究。(受訪者提供)
Adelaide從農場手中買了Romie 18,因而能夠讀取Romie 18的數據及研究。(受訪者提供)
Adelaide在農場做義工,學習製作芝士。(受訪者提供)
Adelaide在農場做義工,學習製作芝士。(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Romie 18出生於2009年9月30日,她辛勤工作一輩子,從未離開過荷蘭Eindhoven這個城市,她有8個孩子,喜歡吃穀物。她是一隻乳牛,上月PMQ有一個關於她一生的展覽。Romie 18被屠宰後,除了肉和皮革製品,譚君妍(Adelaide)把她的骨灰做成骨瓷、脂肪製成梘,每個購買Romie 18製品的人都會獲得一份說明書小冊子,鉅細無遺地介紹Romie 18的一生,她的子女、丈夫是誰,她吃什麼飼料,她一生的產奶量。Adelaide被評選「世界最佳50家餐廳」的機構選為「50Next」,改變飲食行業的50位優異年輕人。「我想透過設計,以更加有趣的方式,令消費者更加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

異鄉思牛雜 入屠場探究

展覽名為「帶Romie 18到東方」,因為2019年Adelaide已經在荷蘭舉辦過有關Romie 18的展覽,她反思奶牛、肉牛產業,希望透過訴說一隻牛的生命故事,喚起更多人探究自己餐桌上的食材來源,究竟這塊牛肉生前過着什麼生活、那塊蘿蔔又是如何栽種而來,「我背後想像的target audience就是香港人,因為雖然荷蘭人和食物的距離也不太近,但至少他們有好多農場,香港是更加極端,因為香港進口很多食材,我們可以享受來自全世界不同色彩,但有幾可真的了解背後的生產模式?」

使她開始思考食物背後的故事的,是一碗牛雜。她2015年到荷蘭著名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升學,在異鄉她想念香港的牛雜,但荷蘭沒有牛雜,肉販也不賣牛內臟。「我就好好奇,荷蘭人不食牛雜的話,啲牛雜去咗邊?」為了尋找答案,她和幾個同學特地去了一趟屠宰場,「原來牛雜沒有浪費,是用來做貓糧、狗糧」。她還親眼在屠宰場目睹了上百隻活生生的動物變成鮮血淋漓的肉。

首先,屠宰員會用氣槍一槍擊中牛的額頭,牛應聲倒地。Adelaide覺得這像一場車禍,突然、暴力、急速、強烈。屠宰員再用鎖鏈綁在牛的一隻腳上,牛頭朝地吊起,然後割喉放血。這時牛的心臟仍在跳動,「氣槍只是讓牠變成一隻植物牛,劏動物好重要就是心臟要仍然跳動,因為這樣才可以泵血,不然血就會留在身體裏,肉就不好吃。」Adelaide形容放血的情景像電影《閃靈》升降機湧出鮮血的一幕,血流成河,一地鮮紅。冰冷的空氣、血腥的氣味淹沒了她每個毛孔,她以前從不看恐怖片或鬼片,「我不覺得好核突,但覺得好impressive……超級impressive」。這刻更令她意識人類與動物的不平等,人類發明了武器,而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人工製品掩蓋自然本質

「第二點就是我覺得自己好無知」,無知在她吃牛肉時完全沒有想過牛肉是怎樣來,無知在發現原來自己對城市生活太理所當然,人工製品、包裝使她看不見自然的本質。「其實這種無知我在荷蘭生活頭幾年都會有,覺得自己好像『大鄉里』。」大鄉里通常形容從鄉下去繁華的城市,她是相反。「我未見過一些好本質、好primitive的東西,例如我的同學,在歐洲長大的,去到森林他們隨處就拿起什麼東西食,掂吓呢啲掂吓嗰啲,他們好熟自然環境,但我完全不熟悉,不敢摸、好驚,有蟲飛過就『呀~』。」

她決定再深入研究牛。她到印尼一個傳統村落實習,記錄他們耕種和屠宰過程。這些村民信奉伊斯蘭教,他們先把牛推跌,然後一邊頌經和安撫牛隻,一邊割喉放血,牛沒有劇烈掙扎而安詳離去。Adelaide感覺印尼村民更尊重犧牲生命的牛,而非屠宰場像對待商品的態度。「我就覺得,不是吃不吃肉的問題,而是我們如何尊重、對待動物。」

數據化的一生 脂肪懷孕皆數字

她以屠宰為畢業項目主題,到農場做義工,學習餵牛、分發藥物、擠奶、製作芝士。她認識了Romie 18,原來牛的一生都會被數據化,電腦會為Romie 18排程,何時要受精、懷孕、停止擠奶,Romie 18的牛奶有多少脂肪、乳糖,農場會根據乳牛產奶表現為牠們排名次。最後她面對Romie 18生命完結,將Romie 18製成食物。她不是批判吃肉,強調動物權益或環保問題,而是透過Romie 18的故事,令人有情感共鳴,對食材選擇有更多反思。「如果我們仍然要食肉的話,可不可以相對透明的方式去了解下牛肉係點嚟?」

外國包袱小 有助「設計食物」

Adelaide在設計學院修讀「Food Non Food」,「food是一部分,non food例如整個食物系統、食物消化、食物文化,這些都可以被design」。例如設計夾意粉的夾子、設計全新的朱古力產品、設計餐廳、用餐體驗……她愛吃,上過第一課有關食物設計的課後,就認定這是她一生的志向。但偏偏荷蘭的食物出了名難吃,她笑說難吃到影響到她的心理健康,「我去到荷蘭好depress,因為好凍又落雨,但嘢食都好乾、好凍,又是芝士、麵包那些」。她隔着電腦看香港茶樓點心的相片,「原來真的會感受到流口水,我好想食又食不到,唾腺真的會分泌口水」。她有想過不要讀設計,去學廚算了,直到學院宣布開辦新設計部門「Food Non Food」。雖然荷蘭是美食沙漠,但沒有傳統文化包袱,反而有利她設計,「開放給不同人定義,這給了我好多空間做project」。不像香港已有根深柢固的飲食文化,大眾已經對海南雞飯、油雞飯有既定印象,可以創新、挑戰的空間不多。

她二年級時隨學院部門參加米蘭設計周,主題是「Eat Shit」,研究屎的不同面向。她和兩位同學想像把屎製作成化石,讓人從化石分析這個年代的人究竟吃什麼。她們收集其他同學的屎,「我們俾個匙羹佢,『你可不可以屙啲屎在這裏』,之後我哋會保存它」。到達米蘭之後,她們仨每天吃一樣的東西,一起做運動,看看三人的屎有什麼不同。她用水晶膠將屎封存起來,發現其實參觀的人們對屎化石很有興趣,也會駐足細看,「如果刪除味道這個因素,是否會改變人的看法,或者當我們將屎的pattern變成萬花筒般,視覺上更加appealing,啲人會不會更加想睇呢?」以全新角度近距離放大認識屎,「因為我們同屎的距離好遠,平時一屙完即刻冲走不想睇」。

「咩都可探究」 好奇心獲回應

好奇、創新、勇於嘗試,這是她在設計學院感受到、學到的態度。「我覺得整個部門,或者整個學習的過程就係咩都唔驚,咩都去試,咩都去玩,咩都有可能。」她抱持着這個好奇心,探究荷蘭的牛內臟到哪裏去,探究如何連結人類和牛的生命故事。

Romie 18的項目完結後,她還想再研究雞,雞的壽命比牛短、待遇比牛差,雞又是如何變成雞肉的?雞蛋是怎樣來的?要供應給全世界KFC要用多少雞?她也想研究水果,為什麼超市水果總是差不多大?標準化過程造成多少浪費?背後有什麼議題?她畢業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曾帶着母校師弟妹參觀魚蛋廠,看香港魚蛋怎樣製造、魚蛋的魚又是什麼魚。她對食物充滿好奇。「我不知道是我,還是荷蘭,成就了這個咁好奇的我,我覺得如果在香港的話,我不會咁大膽去做這些事,因為好多規條、好多hierachy。可能我一個外國人在荷蘭,反正一個人都唔識,我就go wild咁去探索。」

她從前在香港讀書時,上課聽不明白也不敢問老師,「可能我是不夠好奇,或者是很害羞」。但荷蘭願意冒險、自信的民族特性改變了她,「我接受的教育是鼓勵discussion,year 1的時候,同學會排隊等老師,同老師傾計,好渴求得到老師的feedback」。她的好奇也會得到回應,當她說想去參觀屠宰場時,身邊同學、老師沒有潑她冷水,而是和議一起去,屠宰場場主也樂意接待這群學生,「社會、教育方面,人們會願意去分享一些時間給學生,回答問題,即使那件事不能賺錢,阻住他們發達,他們都願意停下來,聽吓你的想法」。社會大眾也保持好奇心,退休的老人家會去逛藝術展覽,走過來問她問題。荷蘭成熟的藝術環境也容許她繼續好奇,她畢業後申請不同資金繼續藝術項目,能夠以藝術為生。

食材包裝入手 介紹前世今生

接下來,她想踏出藝術圈子,讓Romie 18的反思不只停留在曲高和寡的小圈子,而是以更貼地的方法連結大眾和食物。她和朋友合辦了一家甜品品牌,例如一個士多啤梨蛋糕,她想去探訪士多啤梨農場,了解士多啤梨如何種植,蛋糕無麩質、以米粉製作,她想向顧客介紹這些米用了多少水、什麼生產方式,「將故事embed在一個甜品,人們就可以食到我的研究」。蛋糕不只是蛋糕,而會附送說明,讓人了解裏面每項材料的前世今生,從而令人反思其他食材的來源,尋求食物的可持續性和透明度。再下一步她想開餐廳,或者從包裝宣傳下手,「例如在荷蘭,有個牛奶牌子,你在牛奶盒上面可以見到牛的名字,你是買那隻牛的牛奶」。

她打算日後荷蘭香港兩邊走,在香港推動食物可持續發展,「我覺得香港人比較注重食物好唔好食,係咪奢侈,可唔可以打卡、影靚相,可能都關注來源,但可能覺得日本就是好,但背後耕作模式、是否有機,或者很多跟生態有關的東西的意識仍然未有」。香港人有購買能力,但覺得叫碟油菜不及叫碟肉抵食,「希望當香港人有更多這些意識的時候,變相他們不介意付更多錢,或者更支持可持續性,或者與健康食物有關的事,令到整個行業更加感覺到有必要改變,而去做一些行動」。

文˙ 朱琳琳

{ 圖 } 蘇智鑫、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鍾錦榮

{ 編輯 } 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