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我在《市場提早敲響買滙豐的聖誕鐘》一文中提過滙豐(005)的理論價為80元,但上星期五滙豐已經升到84.5元。近期的DeepSeek市帶動資金流入港股當然是原因之一,但其實市場過去半年對銀行股的估值都在上調,密密吸納銀行股,周三滙豐將公布去年第四季及全年業績,為大藍籌業績期展開序幕,但其股價已偷步上升,績後部署應當如何是好?
滙豐自去年11月中升穿70元後穩步向上,其後即使中央推出的「組合掌」效應減退而導致大市回調,但滙豐依然硬淨,踏入2025年後更越升越有,2月升穿80元大關後創出連升8個交易日的升勢,最高升至85.4元。兩個月前滙豐的股息率約6.4厘,但如今已因為股價上升而降至約5.6厘,集團早前派發0.21美元的特別息(因出售加拿大業務),預計全年每股將派0.822美元、約6.4港元,以上周五收市價84.5元計,股息率將超過7.5厘,換言之,滙豐周三公布業績後,各大的報價平台將顯示其股息率為7.5厘,相信短期內會吸引一班「好息之徒」入場,所以滙豐見90元絕對唔奇。
雖然股價有機會再上,但值博率是否吸引呢?過去一年滙豐累漲逾35%,除了恢復穩定的派息政策及持續作出大額回購之餘,大刀闊斧減成本也是原因之一,數佬出身的新行政總裁艾橋智於去年9月上任後,大力推動精簡重組。據上周《金融時報》報道,滙豐架構重組在扣除一次性支出後,全年節省成本約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去年11月也有報道指,滙豐擬採取「競爭上崗計劃」,要求數百名高層員工重新面試及申請合併後的部門職位,以提升營運效率;今年1月該行發出內部備忘錄透露,將關閉歐洲、英國及美洲部分投行業務,更專注亞洲、中東的併購和股權資本市場等業務。
減成本無疑最能夠於短時間內體現成效,綜合市場預測,滙豐去年度列賬稅前盈利為316.77億美元,按年增約4.4%,以去年首三季增長2.25%計,意味去年第四季增長10.8%,比第三季增長9.8%還要高。然而,美國有機會進一步減息,不利銀行的利息收入,而今年滙豐能否繼續靠減成本去維持增長呢?又會否再因出售資產而派特別股息呢?基於以上的問號,我絕對不會無貨現價高追,相反,有貨就先止賺一半,等滙豐4月出今年第一季業績的表現,再決定是否長坐。
呂宇健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Ken Lui 地產投資股票2小時免費講座
https://lgltdclass.com/ken_freeclassreg_bmyt/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