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聯同城市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逾四分一受訪家長願意以金錢資助子女置業,當中兩成半預計資助超過100萬元。學者指經濟條件較佳的家庭傾向資助子女置業,會加劇年輕一代的社會和住屋不平等。
調查在去年7月至今年4月,以電話訪問1,012名與成年子女同住的父母,66%受訪家長表示不計畫在未來5年財政支援其成年子女置業,有26%家長表示有意以金錢資助,當中擁有自置物業的父母較公屋租戶更傾向資助子女上車。
在計畫資助子女置業家長中,一成半預計資助金額少於10萬元,逾三成人表示將會資助介乎10萬至100萬元,逾兩成半預計資助超過100萬元。同時,近半受訪者計畫同時以貸款和禮物形式協助子女上車;32%人表示有關資金將以禮物形式送贈;14%會以貸款形式幫助,但以貸款方式幫助的父母中,只有16%預計子女最終會全數歸還。
至於不擬資助置業的受訪者中,主要原因包括:「家庭財政儲備不足」(47%)、「子女置業不是父母責任」(37%)、「子女有經濟能力,不用家人協助買樓」(33%)。不過,這些家長亦願意提供金錢以外支援,包括:「繼續與子女同住」(56%)、「減少子女交家用的責任」(35%),以及「幫助子女照顧孩子」(31%),以協助他們儲蓄置業。
調查亦發現,有逾6成受訪家長指,自己一代人最有機會置業,反而子女一代的置業機會比自己一代及其父母一代都差,亦有逾6成人認為子女沒有可能單靠個人能力自置物業。
嶺大政策研究院研究副教授劉嘉慧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年輕人依靠家人資助置業愈趨普遍。她建議政府考慮增加資助房屋供應量,並相應修訂有關資助比率、放寬申請門檻,以幫助年輕一代踏上置業階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