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旅行的另一種意義】專訪Atelier Phyl店主Phoebe Leung | 承載美感與歷史的製帽學問

Marie Claire HK

更新於 2022年10月30日01:18 • 發布於 2022年10月29日03:33 • Monica Ng

困了近三年,終於可以放開懷抱出外旅遊,經歷過旅行不再可能「說走就走」的這些年,有沒有思考過在食、買、玩以外,到訪海外或許可以帶走更多,也可以留下更多回憶?今期我們三位受訪者分享了她們在海外研修過的不同課題,從到日本400年窯園學陶藝、美國和澳洲馬不停蹄的葡萄酒之旅,以至到英國深造美感與歷史並載的製帽學問,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旅行的意義。

旅行的另一種意義

專訪林琪香 | 四百年窯園的京都陶藝課 專訪梁淑意 | 遼闊深厚的葡萄酒世界 Phoebe Leung的帽飾店Atelier Phyl在灣仔秀華坊,店內走歐式復古風格,跟她與製帽結緣的源起十分相近。「我以前很喜歡vintage的穿搭,漸漸覺得若少了一頂帽,總好像差點甚麼。」本身在倫敦修讀時裝的她,因要養病曾短暫回港,期間認識到帽飾雖是時裝的一部分,製帽卻是自成一門的學問,於是將履歷寄給被稱為「香港高級帽匠第一人」的Jaycow自薦,結果順利受聘,就此栽進了多姿多采的帽匠世界。

她說初接觸製帽時,最大的挑戰是手縫技巧。「即使是讀時裝的人,也不代表縫紉技巧就特別出色,製帽卻需要大量手縫。那時我經常拿著一頂帽研究,久久不能下針,Jay甚至跟我說『你不要再聞那頂帽了』。」因此她承認製帽的入行門檻較高,即使只是進修,也最好先有基本的縫紉根底,對於線條美感也要有認識。「製帽絕對不是只求把它戴上頭不掉下來,必須要顧及不同角度看上去的形態,例如帽緣不應將臉分割成一半,如果網紗上有閃石裝飾,就要注意閃石有沒有落在臉上奇怪的位置。」她後來重回倫敦,從時裝轉而專攻製帽。在Kensington and Chelsea College,她說來學帽的人背景五花八門,正正因為製帽涉獵的知識更廣。「很少有人直接就學造帽,大部分都是先有時裝基礎,又或是有製作舞台服裝和其他手作的經驗。」

自接觸製帽開始,她就已經非常仰慕英國製帽大師Stephen Jones,因此可以想像,當她在倫敦獲聘為Stephen工作時,該有多興奮。「他現在已經60多歲了,還在孜孜不倦工作。」她認為Stephen的風格相當多變,在為Thom Browne設計帽飾時可以天馬行空,替Marc Jacobs創作的又是另一副模樣,為英國皇室進行訂製時,帽款當然也就十分正式。Stephen以外,Philip Treacy和Rachel Trevor Morgan都是她喜愛的製帽師。

英國的戴帽文化比香港普及得多,深厚的歷史固然是主因,不過她一方面認同英國著重保存文化,讓這項傳統得以傳承,另一方面又指出其實在1960、70年代,帽飾曾一度面臨絕跡的危機。「那是個著重破舊立新的年代,所有跟傳統有關的事物都被大眾唾棄。」令帽飾得以起死回生的,她認為是英女皇。「真的就是她,又或該說是整個英國皇室,畢竟他們有很多服飾禮儀要遵守,戴帽是特定場合的必須,這項傳統也就『捱』過了那段時期,被保留下來。」 既然英國帽飾傳統流傳甚久,她又如何看新舊帽款的對比?「以維多利亞時期的帽飾為例,確實比現在的款式精緻。」她拿起店內一頂非常女性化的帽,指一指上面的裝飾。「這種絲絨葉子在以往很普遍,但現在已相當少見。」她亦表示缺乏以往舊有的物料也有關係。「一些雀鳥羽毛非常漂亮,古代常用來點綴帽飾,但現在已成為受保護動物,當然就不能再用了。」反觀現在的帽,大多以實用功能為主,是「帽子」多於「帽飾」。

以為她的店都以女客人為主,原來男顧客亦有不少。「男人的要求甚至更為仔細,市面的男帽大都是unisex款式,在尺寸大小和設計上未能完全顧及男士需要,所以他們會來訂造。」當你先入為主以為男裝普遍相對精簡,讓他們更易抉擇,但原來沒得選擇才是男人們的煩惱。 學製帽在香港冷門,Phoebe說除了私人教授,應該就只有香港演藝學院有類似課程。「但也只是課程的一部分而已,不是專門為製帽而設的完整一門課。」教的也是帶有舞台效果的帽款,而非可日常穿戴的款式,因此若對製帽有興趣,到海外深造是很順理成章的選擇。

培養廣泛興趣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得著,例如學了某種建築的支撐方法,有一天或許就可以應用在製帽上。

「開眼界也很重要,技巧可以靠練習,但美感和觸覺必須要浸淫。多參觀藝術館、畫廊當然有幫助,培養廣泛興趣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得著,例如學了某種建築的支撐方法,有一天或許就可以應用在製帽上。」她有一頂花了一個月製作的大帽,靈感取材自古代天文學。「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種知識會突然派上用場。」

Text: Monica Ng Portraits: Raymond Chan Photos courtesy of Phoebe Leung

旅行的另一種意義

專訪林琪香 | 四百年窯園的京都陶藝課 專訪梁淑意 | 遼闊深厚的葡萄酒世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