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活動「地球一小時」晚上8時半舉行,活動邀請大眾關燈及停用非必要電器1小時。全港有超過4000間公司、機構及大廈響應行動,包括國際金融中心、環球貿易廣場、青馬大橋、政府總部樓等多座地標建築。在活動開始後,維港兩岸多幢建築,包括中環摩天輪、國際金融中心及渣打銀行大廈等都已熄燈。
WWF 籲延續「地球一小時」至日常生活
主辦活動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董事委員會主席白丹尼指,近年不少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逐漸消失,指人類活動直接加劇全球暖化。他又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近日發表報告,探討本地生物多樣性的現況,發現包括白腹隼鵰、金錢龜等不少物種面臨滅絕危機。
白丹尼形容有危亦有機,呼籲大眾團結一致並採取行動,將「地球一小時」精神延續至日常生活,並透過保護、可持續管理和修復自然環境等,守護未來。
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在熄燈儀式上致辭時指,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共同議題,去年是全球及香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多個酷熱天氣警告、熱夜等現象反映極端天氣增長趨勢。
他指,政府將透過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以及全民減廢4個策略,爭取於2035前將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2023年本地人均碳排放量已比2014年下降近3成。他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港市民共同參與,希望大眾共同建立綠色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