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是I人還是E人?」 臨床心理師揭人格特質&人格障礙差異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6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式來探索及覺察自己的人格特質,然而,在臨床心理領域中發現,過度執著於性格標籤,有時反而會影響更多的自我探索甚至是心理健康。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式來探索及覺察自己的人格特質,然而,在臨床心理領域中發現,過度執著於性格標籤,有時反而會影響更多的自我探索甚至是心理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你是I人還是E人?」這可能是近期人們最瘋迷的話題之一。從MBTI性格測驗到心理遊戲,人們逐漸發現這些工具不僅能提供有趣的自我發現過程,還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人格特質,但這些性格測驗或是心理測驗遊戲是什麼呢?

MBTI性格測驗分類非一成不變 不能做為「自我標籤」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性格測驗是一種基於心理學家榮格理論的測驗工具,目的在根據人的偏好和思維方式將其劃分為16種不同的性格類型,而這些類型是透過四個維度構成的,包括外向(E)/內向(I)、感知(S)/直覺(N)、思考(T)/情感(F)和判斷(J)/知覺(P)。但要注意,這些分類是「傾向性而非絕對性」、「自我了解而非限制」、「彈性發展而非僵化固著」,並非一成不變。MBTI的核心主要是在於幫助人們理解自己的偏好、處事方式和對外界的反應,而非將此作為一個「自我標籤」。

心理遊戲不是心理測驗 探索人格特質但不能自我設限

「當你面前有三道門你會想開哪一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林宛萱說,這種未經嚴謹的常模建立、精確的統計計算及不斷地信效度驗證的在心理學上通常都稱為「心理遊戲」(是的,並不是所謂的心理測驗),是另一種探索人格特質的方式,用以揭示個人的情緒反應、潛在的偏好和行為模式,就像是MBTI,我們也可能因而注意到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模式,或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反應。

人格特質不等於人格障礙症 人生應有更多彈性與包容

林宛萱表示,人格特質是每個人特有的思考和行為方式,而當某些人格特質極端化或失去平衡導致生活適應上出現問題,甚至造成個人痛苦無法調節,便可能會發展為人格障礙,但要注意並不是你有這個特質就代表你有這個人格障礙症,人格障礙症的成因、病理及症狀有嚴格的定義,遠比想像中的更為複雜及嚴苛。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式來探索及覺察自己的人格特質,然而,在臨床心理領域中發現,過度執著於性格標籤,有時反而會影響更多的自我探索甚至是心理健康。如何更開放、彈性及包容的看待每個不同的人,並過上我們「值得活得人生」才是更重要的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