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97%河岸垃圾屬塑膠 綠色和平倡支持國際公約源頭減塑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更新於 2024年10月19日10:33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9日10:33 •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綠色和平今日(10月19日)公布《東亞河岸垃圾審計調查——香港》,他們在本港兩條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岸收集3,263件垃圾,發現約97%為塑膠垃圾,其中即棄食物、飲品、物流包裝,以及即棄塑膠容器、餐具和餐具包裝佔逾七成。多個大型飲品生產商等,將於下月於韓國舉行《全球塑膠公約》最後一輪談判會議,綠色和平的「彩虹勇士號」以香港為「無塑・啟航」東亞之旅首站,目前停泊在啟德郵輪碼頭,促訂立規範源頭減廢。

綠色和平提供圖片
綠色和平提供圖片


綠色和平提供圖片

參與調查的義工今年6至9月期間,在香港兩條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岸即林村河及貝澳河上中下游,進行10場河岸清理,收集共3,263件垃圾,並按類型及物料進行分類,發現約97%為塑膠垃圾,其中即棄食物包裝佔2成半(25.85%),其次則是飲品包裝(15.75%)、物流包裝(15.73%),以及即棄塑膠容器、餐具和餐具包裝(13.92%)。調查亦將飲品包裝(紙包飲品及膠樽)垃圾按品牌分類,發現主要為最大型飲品生產商製造,包括維他奶國際集團(22%)、太古可口可樂(20%)、屈臣氏集團(香港)(17%)、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7%)等。

綠色和平指生產者責任制僅著重回收

綠色和平減廢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政府應針對包裝制定走塑政策,從源頭減少垃圾。港府擬推行的飲品包裝生產者責任計劃,仍未有確實推行日期,譚穎琳亦指,計劃只著重回收部分,未有提及源頭減少垃圾及重用,建議計劃訂立減廢目標及重用率,亦舉例2021年民調指「回贈一毫」僅得四成或以下市民支持。

無標題
無標題

第一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商品條例適應期將於本月21日屆滿,譚穎琳指禁止使用塑膠製品只是第一步,而何時實行第二階段至今仍未有時間表。對於大型連鎖店舖大多以紙或竹製品取代,她認為並非真正解決問題,建議政府參考台灣立法,規定連鎖店及超級市場提供優惠予自備環保杯的消費者。

垃圾收費暫緩後,《施政報告》未有再提及,譚穎琳表示失望,認為政策籌備逾20年,亦花費大量公帑,情況十分不理想,倡政府分階段推行。

無標題
無標題

今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舉行第5次《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會議,綠色和平第三代「彩虹勇士號」(Rainbow Warrior)抵港進行「無塑・啟航」東亞之旅首站,稍後會往台灣高雄及基隆,然後駛往韓國釜山會議現場。綠色和平倡政府及企業支持《全球塑膠公約》,設立專款專項基金支持重用餐具借還系統,重點增撥資源推動重用代替即棄。

無標題
無標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