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成長過程之中,一定會同人打過交,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可能同朋友因為小事爭執,又或者落街場打波有推撞,我不鼓勵大家隨便出手打人,畢竟打交是沒有意思,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只會令自己受傷,可以的話盡可能都不打,但遇上危險和衝突時,你,又懂得應付嗎?又招架得住嗎?介紹七種常見格鬥技,作為男人,一定要有一技傍身!
《激戰》、《葉問》大家都睇得多,動作片來說,我最深刻的是2007年甄子丹的《導火線》,打得好入肉,多場武打設計展現極刺激的臨場感,出現港產片前所未有的MMA賽事中常見的技法:巴西柔術、柔道、拳擊、摔跤等,令當時多了人留意MMA,後來2008年《葉問》風靡全球,帶動了練詠春拳的熱潮,也重新掀起功夫熱。
泰拳
講起泰拳會聯想起Tony Jaa,或者去泰國旅行,時常會有體驗打泰拳的行程,實際上打泰拳在香港是十分流行,講求在極短的距離下,使用拳、腳、膝、肘進行攻擊,是注重實用性和殺傷力的武術,特別是貼身近戰的肘法重創對手,令我感受到泰拳直接、不花巧和剛猛。學泰拳同時會訓練體能,特別是拳手的抗打能力,我在YouTube上看過有教練用鐵棒或木棍打擊學員的前臂和小腿,來訓練肌肉的強度。
拳擊
拳擊又叫西洋拳,實用性也很強,而且容易上手,因為本身的招式簡單,可以稱得上實戰運用。步法在拳擊技術中,尤其重要,因為在練習、實戰與比賽中,雙方對打的距離會不斷地變動,有拉近或遠,只有快速地移動步法,把握準確的時機,先可以有效地擊中對方。利用紮實的步法,調整和保持最佳的攻防距離,即使不出手,都可以閃躲對方的攻勢,帶動身體轉向,改變自己面向對方的角度。
空手道
我對於空手道只有很簡單的了解,從網上資料得知,空手道同樣重視控制和距離,當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手腳動作各一半,甚至招式上用上半身比較多,以直線攻擊為主,較多平移踢。
跆拳道
跆拳道則是一般多用腿法,拳法較少。跆拳道的訓練主要透過抬高踢腿,訓練腰部、腿部的肌肉,由於腿力是手部的2倍以上,加上長期訓練,擊中對手後創傷力強,而且有滑步踢法,突然向前移動攻擊遠距離的對方。跆拳道有不少凌空踢,高手可以做出各種高難度踢擊,華麗之外也具備強大殺傷力。
柔道
柔道運動相傳由中國起源,後來於日本發展並成為日本的國技,特色可以說「四兩撥千斤」,屬於摔技,又或者稱投技, 即是破壞對手站立平衡,將他擊落倒地的武術。柔道技術可分為立技、固技、當身技三種不同的技術,講究近身攻擊的技巧,利用技巧和力學發揮更大的力量,制服對方,所以力量較小的男士可能學柔道比較好,借力打力,以化敵之力致勝。
巴西柔術
巴西柔術原本就是著重自衛技能的實戰武術,屬於寢技一種,在地上進行纏鬥。這幾年,多了人迷上了巴西柔術,特別是當中的地板扭鬥,以槓桿原理控制對手的關節,來制服對手。即使有些男士身材矮小,也可以透過這些技巧來擊敗對方。在街上遇到突發事情需要自衛,就可以運用各種降服技巧,使用關節技和絞技,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的姿勢。例如將對手拖向地面或摔倒在地上,打地戰,施展關節技,使對方失去活動能力。
中國武術
最後要提及中國武術。我們常說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因為除了攻防格鬥和軍事技能外,更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內含人文哲學思想。現今分為散打、套路和養生三種,就舉套路為例,套路講究藝術美感和動作難度,近年比賽亦變得走向體操路線,所以實戰肯定比較弱。
至於散打方面,主要有拳打、腳踢、摔、擒拿等動作,經常被人質疑其實戰能力,原因是老一輩教練,如傳統詠春師傅常使用木人樁作假想對練,但獲得對打經驗的最好練習辦法,一定是實戰,這樣才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以及熟悉實戰搏擊時的距離感。所以任何格鬥技有一點不能忽略,就是不能輕看加強肌肉和反應訓練。
MMA 綜合格鬥
MMA全名叫Mixed Martial Arts,顧名思義,是一種允許運用多種武術的搏擊運動。它在世界各地發展蓬勃,但在香港仍屬小眾玩意,要留意一點,它本身不是一種武術,MMA是把各種武術混合在一起比賽的模式,包括使用打擊技、摔技與地板技,即是有站立戰和地戰,目的是讓選手在比賽中自由發揮,不受限制。
止戈為武 學打拳是為了止息干戈
練武講求武德,不論各門各派,都要學武之人有品格修養,學拳先學做人。電影《空手道》倉田老師的台詞:「空手道不在於學習如何去打,而是如何去不打」,希望大家如非必要,就不要輕易出手。學拳只為防身,鍛練大家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反應能力,強化各組肌肉群,強身健體。如果遇上惡人挑釁、隻揪,但你又明顯不夠對方打,就記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Follow us on:
- Facebook: hk.esquire
- Instagram: @esquirehk
- YouTube: hkesquir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