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族(hikikomori)一詞發源於日本,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繭居族是指超過半年不接觸社會、不上學、不上班,不與外人交往,生活自我封閉的人。截至2022年的數據,日本繭居族已達到146萬人,其中有超過半數是中高年齡層。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雖然日本政府設有「青年支持」等相關制度,但一般支持對象的年齡上限是39歲,繭居族一旦到了40歲,就無法繼續接受政府支援。然而,繭居問題並不會隨年齡增加而自然消失,加上父母、親人無從下手協助,造成日本繭居族逐漸演變成「8050問題」,即由80歲父母養50歲中年人。
根據日本「內閣府」2018年的調查,日本繭居族中有7成繭居超過3年、5成繭居7年以上、3成繭居10年以上,甚至還有人長達30年以上。當局認為,繭居期間最長不應超過三年,一旦超過就難以擺脫。由此演變下去的後果,便是近幾年頻繁發生的嚴重社會問題,如繭居族殺害父母,或在父母死亡後放任不管,與屍體同住一個屋簷下等事件,甚至有些在父母去世後再無生存能力,被發現時已在家中身亡的各種慘案。
Photo from Yahoo奇摩新聞
為此,日本民間已經發展出協助與支持繭居族的公共服務,其中New Start事務局提供幫助繭居族找回生活正軌的業務,至今已協助超過1700位當事者「破繭」而出。New Start事務所創辦人在出版書《70%繭居族都能自立》中提到,排除疾病或障礙等因素,只要用對方法,70%繭居族都能重新與社會接軌。
Photo from 拾方視角
根據過往案例,他指出,幫助繭居族「破繭」的關鍵之一,出在父母身上。調查指出,在「是否曾對外求助」中,有44.4%繭居族或其家庭會尋求外部協助,由此可以看出沒有諮詢的人佔多數。其中,部分家長經過諮詢後下定決心委託協會輔導,但也存在「不希望外力介入」的父母,所以只有手足自行前來諮詢的案例近年劇增。到最後父母逝世,由手足承擔照顧繭居者的情況亦不在少數。
書中提到,由於繭居問題常被視為家庭內部事務,但父母缺乏經驗和客觀視角,難以有效解決問題。舉例來説,繭居族普遍面臨心理創傷,面對父母會較容易任性妄為,但面對經驗豐富的輔導人員,則更容易聽取來自第三方的客觀公正的建議,無論是自發性或被動性,都更有機會踏出第一步,如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或治療等。因此書中建議,家庭應尋求專業協助,不要單獨面對繭居問題,或對繭居族重返社會更有幫助。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