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時尚

【香港女性在表演藝術舞台】專訪甄詠蓓:以劇場連繫人心

Marie Claire HK

更新於 2022年07月29日03:56 • 發布於 2022年07月29日03:56 • Monica Ng

藝術是一種交流的過程。藝術家以他的眼光看世界,再傳遞給各個觀者,繼而引發不同的共鳴與感受。表演藝術更存在著可一不可再的時間性,台上表演者與台下觀眾的交流,每秒鐘都在流逝與改變,每秒鐘都是兩者的「一期一會」。今期我們邀請了三位來自表演藝術不同界別的傑出女性,分享她們對表演的熱愛、業界現況的見解,以及她們如何看女性在表演藝術界的定位與角色。

香港女性在表演藝術舞台

專訪喬楊:為舞蹈傾注大半生的專注純粹 專訪張貝芝:即興敢試爵士樂

專訪甄詠蓓 以劇場連繫人心

常人看戲劇,自然而然聯想到戲中有男女主角,縱然戲分不一定平分秋色,兩者同在台上似是定律。然而這是台下人看台上人,看到的甚至只是台前,還沒有看台後。甄詠蓓是香港少數的當代劇場全才女子,演、編、導、教學、寫作、藝術總監等身分無一不包,本身還是一位母親。談到劇場界男多女少,尤其是中生代,她點頭認同,認為這或許始終跟女性本身的temperament(氣質)有關。「以往讀演藝時已是男生佔三分之二、女生佔三分之一,男生的聲音也較大。」畢業後遠赴英法深造,打開了她的眼界。「我發現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是很獨特的,她們關心的議題不但跟自身成長有關,也往往與她們面對的壓抑有關。壓抑,可以是很大的創作動力來源。」回港後投身劇場,奪過香港舞台劇獎的最佳女配角和女主角,後獲獎學金,又再到紐約和荷蘭進行考察和研究。海外經驗更讓她認為華人女性的內心深處仍存在傳統枷鎖,未能將最深層的力量發揮出來。「我相信女性擁有一份柔軟的力量,敏感細膩、以柔制剛,要是更多女性能找到這份力量,將女性特質透過作品表達出來,當中的堅毅是很強的,難以撼動。」 大概是這份柔軟,讓她察覺到劇場的更多可能性。疫情對舞台劇界的衝擊巨大,但她從另一角度思考。「面對疫情時代,say no是很容易的,特別是在你面前有這麼多no,但只要你say yes,對我來說,就有了新的可能。」這兩年,她跟大館兩度合作,以「lost child」為切入點,帶領自己的「甄詠蓓戲劇工作室」聯同推動公眾藝術的Dream of Tomorrow團隊,邀請國際形體劇場大師David Glass,以其於1997年創辦、曾在超過22個國家進行的「迷失兒童計劃」(Lost Child Project)創意培訓為藍本,一同策劃屬於本地的「動戲.童迷香港藝術計劃」,透過一系列不囿於劇場的表演藝術活動,探索兒童及年輕人的精神健康。「我們身處的當下有著太多的不確定,但我相信這正是藝術應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也是為甚麼我要實行『Lost Child』這個計劃,很辛苦但很值得。我認為在這階段connection很重要,我希望以我的能力connect這個地方、connect年輕人,一起做一些事。」

她認為劇場,乃至藝術以及藝術教育,在香港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藝術教育說了這麼多年,真的從我小時候已開始在談論了,但教導藝術與人的關係,以及如何藉藝術培養人的品格,我真的看不到很清晰的現況。」即使說回舞台劇本身,在香港仍未算相當普及,她深有所感。「我在劇場界這麼多年,時不時就會有人跟我說,多了人看舞台劇,但這是真的嗎?我認為演出是多了,但觀眾真的有增加嗎?香港在這方面沒有很嚴謹的統計調查,缺乏很明確的數據,我們都只能憑個人印象去判斷。」她舉出一些以往的例子:「陳寶珠一上台就是80多場,比較商業性的製作像是黃子華的《鬚根show》上、下集有100多場。但到了近年,有20多場已算不錯。」而這數字已是撇除這兩年疫情帶來的影響。「資源我看到是有的,但我感覺很多總是曇花一現,不夠持久。」 她提出一個詞彙「art-science」(藝術科學)——別跟最近流行的「art-tech」(藝術科技)混淆,art-tech是結合藝術與科技的一種表演形式,而art-science,是指以科學角度對藝術進行研究,分析與藝術有關的數據,從而協助藝術創作。甄詠蓓提及演藝學院最近的「Dance Science」科目,是較易給大眾理解的例子,它的其中一個研究內容是以科學分析舞蹈員的體能,藉以找出讓他們更能發揮所長的數據。至於劇場表演範疇,探討作品與社會大眾的關係、統計觀眾類型等,都是art-science的研究項目。她強調劇場界真的很需要做研究的人,因為有了他們,創作人就可以更專注於創作。「藝術家有一項特質,你只要給予他們空間,他們自會聚在一起創作。藝術家需要的不只是金錢上的投放,清晰的政策與計劃亦同樣重要。」 縱然香港劇場界面對種種挑戰,甄詠蓓仍然抱有希望。「我看到不斷有新人輩出,也有新的作品出現,劇場人以至表演藝術界的人仍然是很有毅力的。」她自言很喜歡認識不同的人,聽他們說故事並從中獲得啟發,也很樂意跟年輕人對話。若新入行的年輕一輩遇上瓶頸和困境,她又會如何勉勵?「先不要恐懼,恐懼會殺掉你的理想,殺掉你的靈魂。」之後要針對問題核心。「『實物原大』這個比喻是一位朋友跟我說的,記住它。一個問題本來只有這麼大(甄用手比了一個拳頭),但我們因為想像、恐懼、擔心,把它無端變大了。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回到問題本身,問題本來可能很簡單。先知道核心所在,才能知道自己的定位和如何解決它。」她鼓勵年輕人要有大無畏精神,才能找到想要尋找的,生命才會豐盛。 也許身為戲劇導師又是母親,談到年輕一代,她語氣又漸漸變得柔和,以她口中的「女性柔軟力量」一面,作出了結語。「要保持對劇場的熱忱,心中有愛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宗教、親人、情人的愛。懂得將愛給別人之後,你會發現這世界上,原來有很多人需要愛。」 Text: Monica Ng Photography: Sze Chuen Special thanks to 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 for the wonderful location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