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猛吃冰還是口乾舌燥?中醫揭「這體質」最常被誤會!保養從3根本做起,吃對食物才能真養生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2022年09月23日08:06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3日08:06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郭美懿攝

中秋過後秋意漸濃,面對忽冷忽熱的天氣,許多人用當令食補來養肺潤燥,但你真的吃對了嗎?「所謂的均衡飲食,其實是均衡你體內的問題,吃對食物才是真正的養生。」執業近30年的瀚儒中醫診所院長劉潭妹說。

年近60歲的她,外表比實際年齡小了約莫10歲,平日正是運用這套養生之法保養自己,「中醫的預防、治療、養生,都是在提倡體內的平衡,失衡就容易生病。」

但所謂的「均衡」,卻不是西方營養學的「什麼都吃」,「很多人都說要依季節、時序吃,但假如你腸胃易脹氣、拉肚子,還應該吃當令的水梨、柚子嗎?」劉潭妹遇到許多病患來求診,描述病情時常自稱體質「寒」或「熱」,但經過診斷,才發現他們「誤會了自己!」

瞭解體質才能吃對食物

她說,曾有病患自述感冒喉嚨痛,但診斷出來卻是因為身體太虛,才導致喉嚨痛;若只看表面症狀,會用冷藥來為喉嚨消炎,但體虛卻需要熱藥來滋補,「用藥方向剛好相反。」

尤其這兩年新冠疫情肆虐,許多人染疫後喉嚨都如刀割般劇痛,有營養師建議可以吃冰淇淋、冰牛奶、布丁等冰涼滑順的食物,但是對這一點,劉潭妹卻持不同意見。

劉潭妹指出,喉嚨劇痛、食不下嚥時,當然可以吃少量冰淇淋來補充熱量,但像鮮奶這類冰飲既無飽足感又容易生痰,反而會讓氣管黏膜更不舒服,應該避免才是。

▲劉潭妹醫師說,飲食對不對,身體最知道,若吃完覺得悶脹、難入睡,其實就是身體在抗議。(圖/郭美懿攝)

還有一些人常覺得口乾舌燥,就以為自己體質燥熱,但診斷後卻發現是因為體質寒冷,使得末稍血液循環不佳,「末稍也包括腦部,腦循環不好就睡得差,長期睡不好導致虛火,讓你感覺口乾舌燥,所以拼命吃冰的食物,那就更睡不好!」

她提醒,許多人對中醫常有謬誤解釋,以為醫生說不能熱補,就是要吃涼冷物,「像一般覺得秋天當令的瓜菇筍可以潤燥,但一吃過量就會出問題。」她說,人體其實自有平衡機制,只要出現生痰、脹氣、拉肚子、睡不好等症狀,就代表這些食物可能不適合自己的體質,應該淺嚐或乾脆不吃。

泡腳提升循環,按摩穴位好入睡

那麼即將進入秋冬,我們又該如何調養身體?曾赴日進修的劉潭妹說,日本漢方醫學講求「根本」,腳是人體第2個心臟,足底更反映了身體健康,因此病患來到她的診所,得先經過2道足浴,分別以礦物粉及針對不同體質調配的草藥浴泡腳,而且期間不能滑手機,盡量放鬆、放空。

劉潭妹笑說,許多人往往在診間越等越焦慮,透過2道足浴,可以增進身體新陳代謝,也能讓患者心情和緩,「把脈會更清楚。」針灸時,也不用常見的艾草灸療,而是將精油塗在穴位上透過針灸引導到經絡,避免艾灸煙燻不適。

至於一般人在家,也可以透過泡腳來提升血液循環,並以芳療精油來按摩穴位。如熟齡族群常有睡眠問題,睡前可以將檀香精油點在印堂、鼻孔下方,並以精油按摩百會、耳神門、手神門及神闕穴等處,能鎮定安神,「很快就會想睡覺。」

▲瀚儒中醫融入日本漢醫學理,講究「根本醫學」,病患進入診所先經過兩道足浴,讓心情平穩、血液循環提高,診斷時會更精準。(圖/郭美懿攝)

3養身方從根本做起

劉潭妹說,要達到體內平衡,無非就是做好3件事:睡眠、吃對食物與正確作息。

很多人覺得睡足8小時就好,其實睡眠長短往往不是問題,入睡的「時間點」才是。劉潭妹建議,最好不要超過「晚子時」——也就是夜間12點前入睡。她解釋,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走膽經,凌晨1點到3點走肝經,如果能在這時間點進入深沉睡眠,身體的修復當然比別人快很多!

飲食則要吃自己需要、而非挑自己喜歡或想要的吃,避吃精緻糖類,但不必將澱粉視為大敵,否則「缺乏澱粉如何維持基本代謝?」

她建議,追求瘦身也要瘦得健康,攝取足夠營養,但晚餐可盡量在晚間7點之前吃完,若真無法達成,就要減少吃的量。餐後也不要馬上坐下,最好能輕緩活動30分鐘至1小時,能促進消化,也可以幫助睡眠。

「我覺得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但是不必走太多,以免耗損身體能量。」過去常說日走1萬步,其實7000步就夠了,且可快慢交替,不必非得逼自己走到上氣不接下氣。平日則多飲溫開水,千萬別貪涼猛灌冰水,避免身體耗能,「只有體內陰陽平衡,才能維持健康。」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