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好處|常做運動不僅是消脂減重及鍛鍊肌肉的良方,最新有研究指出,運動亦是緩解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研究結果更顯示,定期做運動比心理諮詢或藥物治療的成效,高出的1.5倍;只要維持一段時間的運動周期,就可最大程度緩解心理壓力。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資料來源:《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運動好處|做完運動會開心啲?!研究:效果比見心理醫生或食藥好1.5倍
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的研究團隊,早前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運動可以顯著減少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而最重要的是,即使是做很少的運動量,也可以為心理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運動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
該項研究一共分析了1,039項試驗和12.8萬名受試者,是迄今為止澳洲最全面的運動研究之一。首席研究員Ben Singh博士表示,盡管大家都知道運動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亦有很多研究數據支持,惟運動治療仍未被廣泛採用作為心理治療。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對改善抑鬱、焦慮等症狀極為有益。而且幾乎所有類型的運動都可以起到作用,包括有氧運動(跑步、快走等)、阻力訓練(啞鈴、彈力帶等)、普拉提和瑜伽等運動;當中瑜伽和普拉提最有助紓緩焦慮情緒,而阻力訓練最有助紓緩解抑鬱症。研究並發現,原來強度更高的運動對於改善抑鬱、焦慮有更強的功效。
運動為何會對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Singh博士解釋,運動後大腦會釋出腦內啡與多巴胺,有助於短期內提振情緒並釋放壓力。另外,運動會影響腦內的神經遞質,減少發炎並增強免疫功能。再者,固定鍛鍊可以幫助睡眠,而睡眠問題往往與心理問題的出現有關。
維持12周運動最有效
研究人員表示,運動週期亦會影響治療效果,研究指出短期或中期保持運動,比長期運動改善作用更大;12周或更短的運動週期對於改善相關症狀最為有效。研究人員表示,或許由於大部份人認為長期運動是一種負擔,因此反而會增加壓力。研究亦顯示,運動除了對正常人心理健康有益外,對抑鬱症患者、產前產后孕婦、以及愛滋病或腎臟病病人最為有效。
運動改善抑鬱效果是用藥1.5倍
研究人員續指,運動比心理諮詢或藥物治療的成效高出的1.5倍,但他們並沒有排除藥物和心理諮詢的重要性,相反他們只是建議,運動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希望大眾重新認識其種要性。然而,研究人員承認研究有其局限性,指是次研究主要集中於運動對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的效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有9.7 億人患有心理病,即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受情緒問題困擾。而據2015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每7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美國運動心理學家Josephine Perry建議,定期做運動將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發展,並帶來以下5種好處:
運動好處1. 減輕憂鬱症狀《美國精神病學期刊》研究指出,每週至少鍛煉1小時,可降低罹患憂鬱症機率達12%;而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運動或許有機會帶來抗憂鬱藥物的功效,可使患者的憂鬱症狀減少70%。
運動好處2. 幫助緩解焦慮由於運動影響了由大腦「杏仁核」所領導的情緒反應;運動可以透過放鬆部分肌肉、調節體內代謝,使杏仁核主導的情緒反應減輕,從而減少焦慮對生理和心理的影響。
運動好處3. 改善兒童行為運動習慣可以改變兒童的行為模式,使他們擁有更好的合作性、減少攻擊性,並對自己的作為承擔更多責任。而這樣的影響可能對兒童成年後的行為模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運動好處4. 降低孤獨感受人類需要一定程度的歸屬感和聯繫感,才能從生活中感受到動力和熱情。當個人更積極地透過運動與他人交往時,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將顯著提升,且可能有助於預期壽命的延長。
運動好處5. 增加內心自信
經常運動者的自信心更高,因為運動使他們感覺更接近自己的「理想形象」。強大的自信心會改善心理健康,並產生更積極的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