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藥品「錠劑、膠囊這樣服用」恐致反效果! 專家教正確使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6月14日13: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服藥前一定要看清藥品標示或詢問醫療人員,確認正確用藥方法、時間及劑量,也不要自行破壞藥品外形結構,才能降低藥品對人體造成的可能危害,發揮藥品的最佳療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你是否好奇,為什麼每次就醫拿到的藥品,有些是膠囊、有些卻是藥錠?服用這些藥品時,又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錠劑種類多 需留意服用方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臺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黃彥銘助理教授指出,口服藥品會依藥品特性、吸收效果、口味刺激與否而設計成不同的劑型。錠劑是最常見的劑型,製作方式是在藥品的主成分外加入各種賦型劑,經過造粒、乾燥、整粒、打錠、除粉等程序完成一顆顆硬硬的藥錠。有些會在最外層加上膜衣或糖衣,以遮蓋不好的氣味、減少藥品味道的刺激或阻隔藥品與空氣、光線的接觸,以增加藥品安定性。

錠劑包含可直接喝水吞服的顆粒錠、緩釋錠、腸溶錠,在嘴裡依不同方式服用的口含錠、口溶錠、舌下錠、咀嚼錠,還有服用前需加水溶解的發泡錠等。

黃彥銘補充,緩釋錠通常不適合剝半或咬碎服用,以免將一整天應該緩慢釋放的劑量一次釋放出來,造成體內藥品濃度瞬間過高而增加藥品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具有腸胃道刺激的抗生素膠囊藥品也不能剝開來吃,恐會造成噁心、胃腸道不舒服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服用膠囊需充足飲水 避免膠囊卡食道引起不適

另一種常見的口服藥是膠囊,可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硬膠囊內裝的藥品多以粉劑或顆粒劑為主,軟膠囊則是以包裹住液態或是黏稠狀的藥品居多。膠囊藥品的特點 可隔絕藥品難聞的味道,降低吞服時對食道及腸胃道黏膜的刺激、保護藥品不被胃酸破壞,以及延長藥品主要成分的釋放時間,讓藥效更加穩定,並減少病人每天的用藥次數。

膠囊大多是由明膠、甘油及水製作而成,使用時,黃彥銘提醒,除要充足的飲水量,服藥後避免立即躺下,可以降低膠囊卡在食道,造成食道異物感或潰瘍的不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確認正確用藥方式 錯誤服藥反引傷害

食品藥物管理署 也提醒,服藥前一定要看清藥品標示或詢問醫療人員,確認正確用藥方法、時間及劑量,也不要自行破壞藥品外形結構,才能降低藥品對人體造成的可能危害,發揮藥品的最佳療效。

原文 出處:衛福部食藥署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心臟好不好看面相能知道? 中醫點名觀察這4部位異狀
NOW健康(TW)
MBTI大解析》I人比較內向?跟你想的不一樣!
康健雜誌
驚!連肝膽科名醫也慘罹肝癌 醫嘆:「長期吃花生」放置室溫害的
中天新聞網
寵物店老闆輕生亡!2F曝不願簽同意書原因 醫揭「過敏者」恐怖下場
中天新聞網
哈佛研究「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就算運動也沒用!22歲男天天喝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旅遊健康】搭飛機暈機浪極掃興 7招紓緩「動暈病」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婦右手沒力,竟與《淚之女王》同病! 機警醫這樣做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國民天菜」高麗菜可抗6種癌!驚人功效曝:穩血糖、護心又防骨鬆
中天新聞網
記住這「13時間點」一定要喝水!營養師曝功效:偏頭痛、想減肥都有用
中天新聞網
知名中醫師覺宗宏遊日突「心臟病猝逝」! 醫示警:過半數發作前沒症狀
中天新聞網
無糖也不行!喝「奶精奶茶」等於在喝油  1杯無糖珍奶熱量=2碗飯
中天新聞網
減脂期可以吃義大利麵嗎?營養師公開挑選4大原則!選擇「這個」醬料熱量最低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非經期下腹痛」是什麼?12種下腹痛的可能原因,以及不同疼痛位置對應的病因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急診患者滿到大廳!台大醫院院長曝:壅塞是日常 非新冠疫情造成
中天新聞網
近視雷射單眼僅10秒!術後好視力 黃大謙、林襄都大讚
NOW健康(TW)
七一假期醫生 | 全港七一假期開診醫生名單、一文睇清公院及私家醫生地址電話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營養師解答「飯和麵誰比較健康」!3個不同面向探討,原來這2種麵的脂肪含量都偏高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年紀輕輕就得青光眼!中醫針灸輔以西醫治療助緩解不可逆
Heho 健康(台灣)
「我要讓他們後悔一輩子」 察覺青少年憂鬱症13特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吃豆腐就能改善脂肪肝?醫生掛保證:喝豆漿也可以
中天新聞網
早期肺癌醫急籲:「肺部篩檢」 LDCT即早查出!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