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人數都排名第一,自從政府補助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 肺癌篩檢後,越來越多病人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是,仍有一半以上病人在術後兩年內復發,讓人擔心吊膽。目前針對「早期、無基因突變肺癌」已有新的治療策略,透過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可以更有效地減少復發機會。
早期肺癌復發率高,手術前後做輔助性治療
肺癌有很多類型,最常見的是「肺腺癌」,約占 73%,其次是「鱗狀細胞癌」,約占 12%。肺癌第一期是腫瘤小於四公分且無淋巴轉移;第二期是腫瘤四至七公分或局部淋巴結轉移;第三期是腫瘤大於七公分、或侵犯重要器官、或轉移至縱膈腔淋巴結,又可分三 A、三 B 或三 C 期;第四期則是出現遠端轉移。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說,第一期至第三 A 期為早期肺癌,治療目標是根除性手術。不過,根據過往幾十年經驗,病人手術後仍有 60-70%,甚至 80% 病人會復發,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在兩年內復發。因此,除了手術外,還要做輔助性的治療,以減少復發機會,達到真正的治癒。
基因突變者口服標靶,無基因突變做免疫治療
肺腺癌的病人中有 55% 會發生 EGFR 基因突變,因此,輔助治療前要做基因檢測,如果有 EGFR 基因突變可以在輔助化療結束後,服用標靶藥物治療。針對無 EGFR 基因突變者,約占 45%,可以做免疫染色,若腫瘤的 PD-L1 表現量高,可以在術前或術後,進行輔助性免疫藥物治療。
有關免疫治療,李岡遠解釋,免疫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辨識癌細胞跟正常細胞,當免疫系統的 T 細胞認出癌細胞後,會將其消滅。可是狡猾的腫瘤會用很多方式欺騙 T 細胞,其中一種是腫瘤細胞的 PD-L1,跟免疫 T 細胞上的 PD-1 兩個分子結合後,T 細胞會將腫廇誤認是自己人,不會發動攻擊,腫瘤就趁機壯大。
免疫治療是利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將 PD-L1 跟 PD-1 阻斷,「此時,T 細胞會突然醒過來,發現原來敵人就在身邊」,此時免疫細胞開始活化,追殺癌細胞。
PD-L1 表現量越高 免疫治療效果越好
根據過去十幾年來的經驗發現,PD-L1 表現的腫瘤細胞比例越高,免疫治療的效果越明顯。腫瘤不表現 PD-L1,很可能代表癌細胞是以別的方式瞞騙免疫系統,PD-L1 的藥物就無用武之地。
李岡遠指出,沒有 EGFR 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病人,術後做完化療後,緊接著進行一年的免疫治療,研究發現 PD-L1 表現量大於 50% 的病人,可以減少 57% 的復發風險,表現量低於 50% 的病人,也可降低 34% 復發風險。
術前前導性輔助性免疫治療 1/4 病人的癌細胞被殺光光
目前免疫治療可以選擇術前或術後做,兩種都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率。最新臨床試驗發現,腫瘤較大時在術前經 3 到 4 個療程的化療合併免疫治療,等腫瘤縮小後再動手術,術後可再免疫治療,可以更有效降低復發率。因此,術前或術後都做免疫輔助治療可能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
李岡遠表示,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在術前做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在手術後將切除組織送驗發現,已經看不到活的癌細胞,「以前化療幾乎看不到這種成績,頂多一百人只有一 ~ 二人,現在免疫療法是一百人中就有二十到二十五人,就有這樣的結果」,且 90% 以上病人不會面臨復發命運。
他的病人中,有一名罹患肺癌第 3B 期的 59 歲男性病人,沒有 EGFR 基因突變,不過,PD-L1 表現量高,術前做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後,原本非常大的腫瘤明顯縮小,等到術後接著做一年的免疫治療,至今 5 年沒有復發,成效相當好。因此鼓勵,沒有基因突變的早期肺腺癌病人應勇於治療,手術之外和醫師討論輔助性免疫治療,以爭取真正治癒的機會。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李岡遠醫師
文 / 癌症希望基金會、編輯 / 黃慧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