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腦,不養老
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作者: 曾文毅
出版社: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賴以玲
推薦原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質,這些性格特質大都是與生俱來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決定一生的發展方向。研究顯示責任感偏高的人,失智比例較低,而且此相關性不受社經地位和情緒的影響;反之,神經質偏高者較容易罹患失智症,而此相關性與他們的憂鬱症傾向有關。
由美國哈佛大學戈登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發起,集許多心理學家之力將眾多性格特質歸類成五大面向(The Big Five Personality):開放度(Openness)、責任感(Conscientiousness)、親和性(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及外向性(Extraversion),並且製作成五大人格測驗,共五十題。
做完這項測試後,顯示我的性格特質如下:
- 開放度偏高
想像力豐富、審美感受性高、充滿好奇心、喜歡冒險和驚奇、不喜歡例行公事。 - 責任感偏高
自律、細心、勤奮、有條理、謹慎以及成就需要,但極端時可能是工作狂、完美主義者,也可能會造成他人困擾而不自知。 - 親和度偏高
善解人意、待人周到、友善大方且樂於助人,相信人性本善,但極端時可能會變成過度心軟或容易遭到陷害。 - 神經質偏低
情緒穩定、安全感充足,面對心理學家負面感受時較能有效的自我化解,但極端時會失去情緒感受力。 - 外向性
中等,表示我既不排斥與人群相處社交,也喜歡獨處沉思。
巴黎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一個在英國蒐集的世代追蹤資料(Whitehall II),分析了六千一百三十五位年齡從 60 到 83 歲老人的性格特質,以及日後發生失智症的紀錄 [Singh-Manoux, 2020]。他們發現責任感偏高的人,失智比例較低,而且此相關性不受社經地位和情緒的影響;反之,神經質偏高者較容易罹患失智症,而此相關性與他們的憂鬱症傾向有關。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研究團隊根據巴爾的摩老化追蹤研究(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BLSA)資料,分析了一百一十一位老人的性格特質、臨床失智診斷,以及死後屍檢的結果 [Terracciano, 2013]。他們發現腦內有毒性蛋白存在、責任感偏低或神經質偏高的人比較容易罹患失智症;反之,責任感較高或神經質偏低的人,即使腦內有毒性蛋白存在,也不容易失智。
這些人的大腦內有較高的腦源性神經滋養物質,以及海馬迴、前額葉與顳葉腦體積較大,這些因素會鞏固腦部結構與功能的健康,使大腦有足夠資源或所謂「韌性」(Resilience)去抵禦毒性蛋白的侵害,不致失智。
那麼,不同性格特質的人,腦內毒性蛋白的堆積是否也有所不同呢?同一個團隊在幾年後又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進一步的研究結果 [Terracciano, 2022 ]。
他們從巴爾的摩老化追蹤研究資料中選出三百多位接受過性格特質測驗且經過腦內毒性蛋白影像檢查的受試者。腦內毒性蛋白影像有兩種:(1)使用碳十一同位素的匹茲堡複合物 B(11C-Pittsburgh compound B, PiB)來偵測類澱粉蛋白,(2)使用氟十八同位素的 AV1451(18F-flortaucipir, 18F-AV-1451)來偵測 tau 蛋白。結果發現,神經質偏高的人,腦內兩種毒性蛋白含量也偏高;相對地,較有責任感的人,他們腦內兩種毒性蛋白的含量較低。這樣的相關性不因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憂鬱症狀、海馬迴體積及 APOE 基因型而改變,表示性格特質是腦內毒性蛋白累積的獨立風險因子。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相關性在認知功能正常的單純族群之中,比認知功能正常及不正常的混合族群更強。
此研究結果暗示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毒性蛋白累積的不同,是因性格特質不同而造成的。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好的性格特質不但具有影響腦抵抗失智症的「韌性」,也有能防止毒性蛋白在腦內產生的「抵禦性」(Resistance)。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里奇蒙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健康研究 [Richmond-Rakerd, 2022]。他們從紐西蘭醫療資料庫中取得一百七十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六位受試者的健康資料,並做了長達三十年的追蹤。追蹤時期從 1988 年 7 月到 2018 年 6 月結束,追蹤年齡從 21 到 60 歲。在追蹤期間,研究人員蒐集了這些人是否罹患心理疾病、身體疾病,以及失智症的疾病史。他們將這些疾病分成:物質濫用、精神錯亂、情緒問題、神經質(如焦慮)、生理困擾、性格異常、發育問題、行為問題,以及未分類(包括自殘)等九大類。
結果發現,受試者中有六萬四千八百五十七人(3.8%)罹患心理疾病,有三萬四千零二十九人(2.0%)罹患失智症。而在得到心理疾病的六萬四千八百五十七人中,有三千九百五十七人(6.1%)罹患失智症。反之,在未得到心理疾病的一百六十四萬六千五百二十九人中,有三萬零七十二人(1.8%)罹患失智症。所以,得過心理疾病的人罹患失智症比未曾得到的人有 3.5 倍高的相對風險。
在這九大類心理疾病中,精神錯亂的相對風險最高(6.2 倍),其次是物質濫用(5.3 倍)、情緒問題(4.7 倍),最低的是神經質(2.9 倍)。即使他們將心理疾病較容易併發身體疾病這項因素排除,得過心理疾病的人仍然比沒有得過的人有較高的失智風險。另外,他們也發現,得過心理疾病的人從認知功能正常轉變成失智的平均時間是 8.56 年;而未得過心理疾病的人,平均是 14.17 年。由此可知,罹患過心理疾病者比起一般人,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比較快。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心理疾病會造成衛生習慣差、人際孤立、社經地位下滑,或不得不使用精神藥物。另外,也可能是心理疾病與失智症有共同的致病因素,像是基因、低教育程度、低智商、慢性發炎、腦小血管病變和氧化、壓力等。
雖然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容易改變,但我們可以盡量避免負面、消極的有毒思想縈繞腦海中,使自己的生活有目標,一點一滴地改善腦健康,來預防失智海嘯的侵襲。
整理/賴以玲、圖/蘇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