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每年約有5,000人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病逝,近日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等專家學者為國內190萬名B肝帶原者請命,盼政府部門鬆綁3項給付條件,讓更多患者提早用藥。然而,國內學界尚未取得共識,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董事簡榮南認為,如此修改用藥指引所依據的實證不足,主張維持現行的治療準則。
B型肝炎感染帶原後若未適當追蹤治療,可能使肝炎持續發作。根據衛福部衛教資料與死因統計,將有15~20%的患者會因此走向肝硬化,大幅提升肝癌風險;國內病逝於肝癌的病患中,高達70%的人是B肝帶原者。
有鑑於此,台灣很早就投入B肝防治,在預防方面,1986年率先全球讓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使得現年35歲以下青年的B肝帶原率大幅下降至0.5%;在治療方面,2003年啟動了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計劃,今年3月健保署再擴大藥物給付,這些介入措施帶來明顯的疾病防治成效,使台灣被譽為國際模範生。
然而,比「疫苗世代」更年長的族群威脅仍大。全球肝炎消除聯盟推估,台灣目前有190萬名左右的B肝感染者,多屬35歲以上的中壯年和老年族群,這群人的追蹤治療依然不可忽視。
陳建仁盼鬆綁健保給付條件 推估能大幅降低疾病負擔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該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懷壹以及多名肝臟醫學專家合作,參考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ASL)的治療指引與專家意見,歸納我國健保可考慮鬆綁的3項用藥給付條件,包括:
• 肝指數(ALT)檢驗超標2次減為1次:現況下,B肝e抗原陰性、肝指數比正常值大兩倍且病毒量大於2,000國際單位(IU/mL)者,中央健保署限制須間隔一定時間、兩次確認肝指數超標才給付藥物治療,但這群肝臟醫學專家建議縮減為1次即可,確認超標後立即給藥。
• 肝纖維化程度從F3降為F2:現況下,B肝e抗原陽性、肝臟纖維化程度達F3且病毒量大於兩萬個國際單位者,才能獲得健保給付藥物。不過這群肝臟醫學專家建議,肝纖維化程度應放寬為F2、病毒量放寬為2,000個國際單位,讓病人在更輕微的階段就能獲給付服用藥物。
• 肝指數異常2倍改為1倍:這群肝臟醫學專家建議,應考慮讓所有病毒量大於2,000個國際單位且肝指數大於正常值上限的病人獲得健保給付藥物。
根據研究團隊的模型預測,如此擴大藥物給付後的15年間,可減少2,000~7,000不等的人發生代償不全肝硬化、減少3,300~14,500人發展成肝癌、減少4,000~16,000人死於B肝;若再輔以提升診斷率、追蹤率等配套措施,將有更多患者受益。同時,依據推估數據,這樣的給付調整雖會在短期增加治療人數與治療費用,但長期而言能大幅減少失能負擔,符合經濟效益。
簡榮南指臨床證據不足 長期給藥的效益與安全性均有疑慮
不過,有肝臟醫學領域專家對於這項倡議持反對意見。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董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澄清,國內B肝帶原人數依據推估方式不同,約莫落在171~180萬人左右,其中很多病人在40歲後或因老化或因病毒清除而使體內的病毒量降至2,000個國際單位以下,此時病人的免疫系統可以與病毒抗衡,因而不需要接受醫師治療,這樣的病人約佔6成。換言之,只有3~4成、推估只有約68萬名病人因肝指數波動而比較需要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口服藥物不盡理想,只作用在細胞質,因此僅能抑制、無法根除病毒,容易『春風吹又生』,」簡榮南說,口服藥使用後一年後的復發比率高達30~50%,每年每千名用藥者只有2~3人有機會讓表面抗原消失;法國甚至有研究推估,病人得用藥長達52年才有機會讓表面抗原消失。相對來說,使用干擾素一年後復發的比率較低、為10~15%,不過隨著原藥廠停產,臨床上也不太使用干擾素。
還好,病人免疫系統也有機會自行消滅病毒。「使用口服藥物後停藥一段時間復發」聽來不妙,但其實可能不是壞事;如果免疫功能夠好、肝功能拉高,就有機會趁勢殲滅病毒,有臨床研究顯示這樣治療成功率是長期用藥的10~15倍,且再復發率只有4%。「所以,臨床醫師有一個重要工作是:病人如果有機會自己殺掉病毒,我們就必須要判斷以及給予等待期,而不是一直給藥。」
他進一步提到,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及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ASL)過去的確強烈建議病友長期用藥直到表面抗原消失,但當時這些建議背後的實證基礎並不足;隨著台灣享有國際聲譽的肝病論文持續累積,歐美近年調整用藥建議、指出血液測不到病毒後可嘗試停藥,歐洲方面近來更有專家參照台灣建議喊出「STOP to CURE」的口號,肯定適時停藥後更有機會痊癒,「所以我不贊成台灣放寬健保的用藥給付,那等於是走回頭路」。
此外,簡榮南也憂心放寬給付可能伴隨而來的用藥安全問題。他表示,有部分B肝帶原者拿了藥卻未長期穩定用藥,這群人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雙雙高出3倍、死亡率高出16倍,有可能在無感的情況下肝指數升高、嚴重時致命;倘若貿然拉長民眾的用藥期間、缺乏配套,後續出現民眾未遵循醫囑用藥而出事,相關責任自然會落在病人身上,「醫療行為不應有陷阱讓病人掉下去」。為了避免倫理問題,「應該要看證據到哪裡,(治療指引)做到哪裡才對」。
B肝帶原者要避免走向肝癌,究竟應訴求健保擴大用藥給付或維持現狀?國內學界有兩派不同意見,雙方還需要累積證據與辯證、尋求共識。現階段,民眾仍應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討論最適合自己的追蹤與治療方案。